费用科目借增贷减是一种会计处理原则,用于记录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根据这一原则:
借方增加:当产生费用时,费用科目借方增加。这表示费用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贷方减少:当费用减少时,费用科目贷方减少。这表示费用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例如:
公司支付 100 元办公用品费用,记录为:
借:办公用品费 100
贷:现金 100
公司收到 20 元水电费退款,记录为:
借:现金 20
贷:水电费 20
注意:
费用科目的余额通常为借方余额,表示发生的费用。
如果费用科目出现贷方余额,则表示存在收入或其他未冲销的收益性项目。
费用科目应定期结转至损益表,以反映期间内的费用支出情况。
费用在会计处理中,遵循“借增贷减”的原则,即:
1. 增加费用时,借记费用账户,贷记所有者权益账户。例如,发生销售费用时,借记销售费用账户,贷记利润分配账户。
2. 减少费用时,借记所有者权益账户,贷记费用账户。例如,企业因某种原因收回之前计提的费用时,借记利润分配账户,贷记销售费用账户。
这种会计处理方式的原因在于:
费用代表企业经营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发生的损失,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减少费用意味着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此需借记所有者权益账户。
“借增贷减”原则有助于清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便于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信息。它也符合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即资产增加借记、减少贷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贷记、减少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