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息个人专项扣除政策
为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我国出台了“房贷利息个人专项扣除”政策。这项政策规定,纳税人在取得住房贷款并实际支付利息后,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利息支出。
扣除范围
房贷利息个人专项扣除适用于纳税人购买自用普通住房产生的贷款利息支出。普通住房是指用于居住且产权归纳税人或其家庭成员的所有房屋。扣除利息的贷款包括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和公积金贷款。
扣除限额
房贷利息扣除限额为每年100万元。也就是说,纳税人每年最多可扣除100万元的房贷利息支出。超出生效限额的部分不得扣除。
扣除方式
纳税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网上办税服务厅等渠道,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进行房贷利息扣除。需要提供贷款合同、利息对账单等相关材料证明。扣除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将降低,从而降低个人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额。
政策意义
房贷利息个人专项扣除政策有效减轻了购房者在购房后所面临的经济压力,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该政策有助于改善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减轻了税收负担,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符合条件的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从其个人所得中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从而降低应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优惠政策。
受益人群
符合以下条件的个人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购买自用住房并取得自住住房贷款
纳税人为首次购买自用住房
住房贷款期限不超过20年
房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或家庭成员人数在3人及以下
扣除标准
个人可以扣除的住房贷款利息金额为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
享受期限
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享受期限为纳税人首次取得自住住房贷款之日起,连续5年。
操作流程
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住房贷款合同
贷款利息还款凭证
房管部门出具的房屋所有权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意义
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了个人购房负担,有利于促进住房消费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它体现了国家支持个人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有助于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指南
一、适用范围
已取得住房贷款并用于购买自住住房(包括新建、购买、翻建、大修)的纳税人。
二、扣除标准
2019年12月31日前取得贷款的,贷款利率不超过同期央行基准利率,可全额扣除;
2020年1月1日后取得贷款的,贷款利率不超过同期央行基准利率的10%,可扣除贷款利息的按揭贷款部分。
三、申报流程
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或预缴增值税时,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网上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扣除。
四、申报材料
《个人所得税专用附加扣除税前扣除凭证》(由贷款机构开具)
贷款合同
五、填报步骤
1.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或网上办税服务厅。
2. 选择“综合所得税前扣除”模块。
3. 选择“住房贷款利息”。
4. 填写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息总额、扣除凭证字号等信息。
5. 上传贷款合同或扣除凭证的扫描件。
6. 提交申报表。
六、注意事项
同一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贷款利息扣除实行先扣先用,扣除额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不得结转至以后年度。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实行实名制,纳税人应使用本人有效身份证号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识别号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