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不申报纳税人适用的税款征收方式
针对逾期不申报纳税义务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将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采取以下税款征收方式:
1. 催报:税务机关将向纳税人发出催报通知书,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申报纳税。
2. 估税:如果纳税人逾期不申报,税务机关将根据其已掌握资料,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进行估算并核定税款。
3. 强制执行:如果纳税人不按规定申报或者未按期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纳税人的财产或银行账户,或者采取其他的强制执行措施。
4. 滞纳金和罚款:逾期不申报或不按时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将依法对其处以滞纳金和罚款。滞纳金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罚款数额为应纳税款的50%。
5. 纳税信用不良记录:税务机关将对逾期不申报的纳税人进行纳税信用不良记录,影响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办理税务登记、税务发票领用等事项。
注意事项:
纳税人逾期不申报纳税,除了面临上述税款征收方式外,还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因此,纳税人应及时申报纳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法律风险。
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理由
纳税申报是一项重要的公民义务,但有时可能因不可抗力或超出个人控制的情况而无法按期办理申报。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不可按期申报的常见理由:
个人原因:
健康问题或意外导致无法及时获取或提交所需文件。
家庭紧急情况,如丧亲或疾病,需要优先处理。
旅行或出差,导致无法及时获取或提交必要信息。
外部因素:
技术问题,如计算机故障或网络中断,导致无法访问申报平台或提交申报。
自然灾害,如地震或洪水,破坏或中断基础设施,阻碍申报。
政府部门的延迟或错误,如文件延误或数据处理问题。
其他理由:
经济困难,导致无法支付必要的税款或申报费用。
缺乏对税收法规的理解或获取帮助的困难。
雇主未能及时提供工资单或其他 необходимой 信息。
对于不可抗力的情况,纳税人应在了解无法按期申报的原因后尽快联系税务部门。税务部门通常可以提供灵活的安排,例如延期或分期付款计划,以帮助纳税人解决困难。
主动主动沟通并提供证明文件是避免罚款或处罚的关键。纳税人应保留与延迟申报相关的所有记录,并在需要时提供给税务部门。
依据《税务行政处罚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逾期申报纳税事项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是否予以处罚:
(一)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主观原因导致逾期申报的,不予处罚;
(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由于自身过失导致逾期申报的,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税务检查,逾期申报纳税事项的,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因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主观原因导致逾期申报的,可以依据《税务行政处罚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不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