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催收,法律建议书套路
不少消费者遭遇网贷催收非法上门讨债、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不堪其扰。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收到网贷平台寄来的“法律建议书”。
这封“法律建议书”称,借款人逾期未还款,平台已委託律師,将寄送“法律建议书”至借款人人事部门及单位领导处,要求单位督促借款人还款。
网贷平台此举是否合法?律师表示,平台寄送“法律建议书”至借款人单位,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借款人的債務信息,催收人員不得採取暴力、脅迫、騷擾等不當催收手段。
平台以寄送“法律建議書”至借款人單位施壓,涉嫌違法。借款人可向有關部門投訴,或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貸平台的“法律建議書”往往誇大其詞,聲稱要採取法律行動,讓借款人產生恐慌情緒。實際上,網貸平台並非司法機關,沒有執法權,不能單方面對借款人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提醒廣大借款人,遇到網貸催收時,應保持冷靜,理性應對。對非法催收行為,可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网贷说寄法律建议书到公司是真的吗?
随着网贷的普及,因网贷逾期而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其中,网贷平台寄送法律建议书至借款人公司的情况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那么,网贷平台说寄法律建议书到公司是真的吗?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可以适用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
(一)追索劳动报酬、医疗费用、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二)追索婚姻、继承、扶养、赡养、析产、侵权纠纷的;
可见,网贷逾期属于民事纠纷,应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而普通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一般会向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寄送传票。因此,网贷平台寄送法律建议书至借款人公司并不违法。
实际情况:
在实践中,网贷平台寄送法律建议书的具体情形有待商榷。
真寄送:部分网贷平台确实会寄送法律建议书,主要目的是催收欠款,或为后续诉讼做准备。
假恐吓:一些网贷平台寄送法律建议书只是虚张声势,恐吓借款人还款。
如何应对:
收到网贷平台寄送的法律建议书后,借款人应冷静应对:
检查真实性:确认法律建议书是否来自正规网贷平台。
核对地址:检查寄送地址是否为公司所在地址。
联系平台:与网贷平台沟通,了解逾期情况和还款方案。
保留证据:保留所有与网贷平台的通信记录。
及时处理:如果确实逾期,应积极还款或协商还款计划。如果遭遇虚假恐吓,可向网贷平台或监管部门举报。
当网贷平台表示要将法律建议书寄送到你的公司时,这可能意味着你逾期还款,并且已经进入催收阶段。以下是你可能需要采取的步骤:
1. 核实并确认债务:联系网贷平台,核实你所欠的债务金额以及逾期情况。
2. 主动联系协商:与网贷平台主动联系,说明你的经济困难或还款困难,并提出协商还款的意向。
3. 提供证明材料: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你无力还款,例如失业、疾病或意外事故,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给网贷平台。
4.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你无法与网贷平台达成协商,或者你担心法律后果,你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
5. 避免逃避:不要逃避网贷平台的催收,否则可能会对你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影响你的信用记录或被起诉。
6. 重视法庭传票:如果你收到法庭传票,切勿忽视。及时出庭或委托律师代理,否则可能会构成藐视法庭,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7. 理性应对: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催收人员的言语或行为激怒。理性沟通,并寻求合理解决方式。
8. 保护隐私:注意保护你的个人信息,避免向网贷平台泄露敏感信息,例如身份证号或银行卡号。
9. 谨防诈骗:有可能会遇到以催收人员名义进行诈骗的电话或信息。核实对方的身份,并通过官方渠道联系网贷平台。
网贷说寄法律建议书到公司是否合法需要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债权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债务,包括采用法律手段。如果借款人拖欠网贷,网贷平台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委托律师发送法律建议书。
如果网贷平台滥用法律建议书,存在以下情形时,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虚假或夸大债务金额或违约责任:网贷平台不能夸大或者捏造债务金额或违约责任,否则可能构成欺诈或敲诈勒索。
冒充司法机关或律师:网贷平台不得冒充司法机关或律师发送法律建议书,否则可能构成冒充执法人员或者冒充他人。
滥用地址查询或骚扰行为:网贷平台不得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借款人的公司地址,并进行上门催收或骚扰,否则可能构成非法获取信息或者寻衅滋事。
违反催收规定:网贷平台催收债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采取威胁、恐吓、暴力等违法催收行为。
因此,如果网贷平台寄出的法律建议书符合上述违法情形,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但如果没有违法情节,网贷平台寄出法律建议书的行为自体は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