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预计息税前利润(EBIT)大于每股利润(EPS)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分析原因:
了解EBIT和EPS之间差异的原因至关重要。这可能包括:
非现金项目(如折旧和摊销)
股权激励费用
利息收入或支出
2. 考虑利息费用:
EBIT是息税前利润,因此利息费用应该从EBIT中扣除以计算EPS。如果利息费用很高,这可能会导致EPS显著低于EBIT。
3. 考虑股本数量:
EPS是每股利润,因此需要考虑公司的已发行股本数量。如果股本数量增加,EPS会下降,即使EBIT保持不变。
4. 评估杠杆率:
高杠杆率(债务占股本的比例)会放大EBIT的变化。由于利息费用会减少EPS,因此杠杆率高的公司在EBIT增加时可能会出现EPS下降。
5. 考虑税收:
税收会减少EBIT,从而降低EPS。高税率会导致EBIT和EPS之间的更大差异。
6. 关注运营现金流:
运营现金流可能比EBIT更能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如果EBIT很高但运营现金流却低,则应进一步调查原因。
7. 比较同业公司:
将公司的EBIT和EPS与同业公司进行比较,以了解其业绩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相对表现。
通过考虑这些因素,投资者可以更好地理解EBIT和EPS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财务影响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假设预期息税前利润 (EBIT) 大于无差别点算出的利息费用,则选择负债的理由如下:
1. 财务杠杆效应:
通过发行负债,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放大其权益收益。当 EBIT 大于利息费用时,财务杠杆会增加股东的回报率。
2. 支付利息的税收抵扣:
利息支出可以抵扣税款。当 EBIT 大于利息费用时,这种抵扣可以减少企业的应税收入,从而节省税款。
3. 减少股权稀释:
发行债务不会稀释股权,而发行新股则会。当 EBIT 大于利息费用时,选择负债融资可以避免稀释股东权益。
4. 增加财务灵活性:
负债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债务提供了一笔资金来源,企业可以用它来进行投资、扩大经营或偿还其他债务。
5. 降低破产风险:
负债融资可以降低破产风险。当企业拥有较高的 EBIT 时,负债所带来的利息费用不会对偿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负债融资也存在一些风险,例如利息率风险和杠杆风险。因此,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仔细权衡利弊。
当预计息税前利润(EBIT)高于无差别点时,采用债务筹资更有利。这是因为:
1. 利息支付税前扣除:债务利息支付可在税前扣除,从而降低公司应纳税收入,进而节省税款。当EBIT较高时,利息支付的税盾效应更显著,因为可以抵扣更多的应纳税收入。
2. 财务杠杆效应:债务筹资可以放大股权投资者的收益。当EBIT较高时,债务利息支付后的净收入增加幅度大于EBIT的增长幅度。这被称为财务杠杆效应,可以提高每股收益(EPS)。
3. 成本优势:通常情况下,债务的利息成本低于股权的股利成本。当EBIT较高时,较低成本的债务可以显着降低公司的整体融资成本。
4. 限制过度投资:债务筹资可以限制公司过度投资的倾向。因为债务需要定期偿还,公司会更加谨慎地进行高风险或低回报的投资,以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当预计EBIT高于无差别点时,采用债务筹资更有利,因为它可以提供税收节省、放大股权投资者的收益、降低融资成本以及限制过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