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执行信息个人征信查询系统 App,旨在为个人提供快捷、便利的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该 App 与最高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公开网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实名认证后,查询自己的执行信息。
执行信息是指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情况,主要包括:
生效裁判文书: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执行裁定书:法院对执行申请作出的准予执行或不予执行的裁定。
执行通知书:法院通知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文书。
冻结扣划决定书:法院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股权等财产采取冻结或划扣措施的决定。
查封扣押决定书:法院对被执行人的房屋、车辆等财产采取查封或扣押措施的决定。
个人可以通过 App 查询到自己的执行信息,以了解是否存在被执行的情况。如果发现有执行信息,需及时与法院联系,协商解决。执行信息公开有助于提高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成本,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的稳定。
该 App 的使用简单便捷,操作步骤如下:
1. 下载并安装 App,实名认证。
2. 进入“个人查询”页面,选择“执行信息查询”。
3. 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点击查询。
4. 系统会显示查询结果,包括执行信息详情和相关文件。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征信
步骤 1:访问官方网站
访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官方网站:
步骤 2:选择查询方式
在网站首页,选择「个人」选项,然后点击「执行信息」查询。
步骤 3:输入个人信息
在查询页面,输入您的姓名、身份证号或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然后点击「查询」。
步骤 4:验证身份
网站可能会要求您进行身份验证,例如输入短信验证码或人脸识别。
步骤 5:查看执行信息
验证身份成功后,您可以查看该个人是否有未履行判决的执行信息,包括被执行标的、立案时间、执行法院等。
注意: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仅显示已生效的执行信息,不包含未生效的诉讼信息或征信报告。
执行信息不等于征信报告,只能反映是否存在未履行的法院判决。
如果需要查询完整的征信报告,请向央行征信中心或其他征信机构申请。
中国执行人信息查询公开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为维护民事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信息知情权,依法公开被执行人信息,促进执行工作规范透明的一项便民利民举措。
该网站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建设,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已公开执行案件信息超过4亿条,查阅人次逾170亿。
网站涵盖了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已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的执行立案信息、执行标的信息、履行情况及终结本案信息等核心信息。公开范围包括被执行人基本信息、执行依据信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
公众可通过网站查询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执行标的、执行法院、申请执行人等信息,了解被执行人的履约状况。同时,网站还提供被执行人名单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法院公告查询等功能,便利公众了解执行信息。
中国执行人信息查询公开网的上线运行,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促进了执行工作的规范透明,维护了司法公正,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个人征信信息公开透明是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作为中央政法委牵头推动建立的公开平台,已全面接入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有效提升了个人征信信息的可获取性。
目前,公众可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免费查询个人被执行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执行案号、执行标的、法院名称等关键信息。查询方式简便,只需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即可。
个人征信信息公开后,一方面能够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债务,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个人信贷履约情况,在经济活动中做出更加审慎的判断,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还提供企业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服务,助力改善企业信用环境。通过对企业征信信息的公开,可以帮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信用状况,防范商业欺诈,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个人征信信息的公开,有利于促进诚信社会建设、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公众可以通过该平台便捷查询个人征信信息,防范风险,做出正确决策。随着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