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宝中介玩法
借贷宝中介是一种通过帮助借贷人规避平台风控,提高借款额度的方式。其主要玩法如下:
1. 代申/改单
中介通过收集借款人的征信、社保、流水等资料,利用技术手段伪造或修改申请材料,提高借款人的信用评分或借款金额。
2. 人头认证
中介以一定费用雇用他人,使用其身份信息注册借贷宝账号,并提供人脸识别、活体认证等材料,帮助借款人通过平台风控。
3. 信用代养
中介通过旗下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的账号,为借款人进行信用代养,短时间内提高其信用评分,从而提高借款额度。
4. 回力镖
中介帮助借款人申请借款后,指导其在借贷宝分期还款,并利用还款记录提高其信用评分,再次提高借款额度。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回力镖”效应。
5. 数据清洗
中介收集借款人的负面信用记录,并通过非法手段将其删除或掩盖,从而消除平台风控。
风险提示
借贷宝中介玩法存在以下风险:
违反平台规则,账号被封禁。
因信用造假被追责,甚至被平台起诉。
陷入高利贷陷阱,无法偿还债务。
个人信息泄露,造成隐私安全问题。
提醒广大借款人,切勿轻信中介虚假宣传,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借款。理性借贷,量力而行,避免陷入债务危机。
借贷宝中介的运作模式
借贷宝中介通过以下操作从中获利:
1. 注册多个借贷宝账户:
中介利用虚假信息或他人信息注册大量借贷宝账户,以获取贷款额度。
2. 寻找借款人:
中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有贷款需求的人,并向他们提供垫资服务。
3. 垫资贷款:
中介使用自己的资金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
4. 提前结清贷款:
中介在借款人收到贷款后,立即使用借贷宝账户中的资金提前结清贷款。
5. 获取佣金:
借贷宝平台会给中介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其促成贷款的奖励。
6. 多次套现:
中介通过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不断套现借贷宝资金。
风险和影响:
这种操作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包括:
违法风险: 伪造信息注册多个借贷宝账户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
资金链断裂风险: 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中介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信用评分受损: 中介使用借贷宝账户进行套现,可能会导致借贷宝评分受损,影响以后的贷款申请。
损害平台利益: 中介的套现行为会损害借贷宝平台的利益,可能导致平台亏损或破产。
借贷宝App推广骗局,央视曝光
央视财经频道近日曝光了一起利用借贷宝App实施欺诈的案件。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诱导用户下载借贷宝App,并以高额返利、免息贷款等名义诈骗钱财。
受害者小李在网上看到了借贷宝App的宣传,声称下载并注册即可获得高额返利。不料,小李下载App后发现并没有返利,反而被要求缴纳保证金才能提现。
不法分子还利用借贷宝App实施贷款诈骗。他们诱导受害者申请贷款,声称免息还款,但实际上却在贷款合同中设置了高额利息和手续费。受害者在还清贷款后,发现自己实际支付的金额远高于当初借贷的金额。
央视曝光后,借贷宝App遭到了广泛谴责。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并约谈了借贷宝App运营方。目前,借贷宝App已下架整改。
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借贷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不要轻信虚假宣传。同时,在签署贷款合同前,务必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借贷宝中介的单子来自各种渠道,包括:
社交媒体:中介在 Facebook、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广告,吸引潜在客户。
论坛和贴吧:中介在贷款、借贷相关的论坛和贴吧中寻找有借款需求的人。
搜索引擎优化 (SEO):中介优化他们的网站和页面,使其在搜索借贷相关关键词时排名靠前。
付费广告:中介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上投放付费广告,向目标受众推广他们的服务。
线下渠道:中介可能会与当地商店、网吧等实体店合作,提供借贷服务。
转介:现有客户可能会将中介推荐给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数据购买:中介可能从数据经纪人那里购买信用记录、联系方式等数据,以识别潜在目标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向借贷宝等网贷平台提供用户联系方式属于违法行为。借款人应谨慎对待中介提供的服务,并选择正规渠道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