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增加借贷方向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中购进应税商品(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增加时,借贷方向取决于业务性质。
取得应税资产
如果企业取得应税资产,如原料、设备等,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
提供应税劳务
如果企业提供应税劳务,如咨询、培训等,进项税额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进项税额”,贷记“其他应付款”。
其他情形
在以下其他情况下,进项税额增加时,借贷方向与上述情形有别: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无形资产进项税额:借记“无形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股权投资进项税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减少后重新增加: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增加借贷方向应根据业务性质正确确定,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增值税进项税在借方意味着进项税额已增加。
在增值税会计中,企业按购入货物或劳务的金额缴纳进项税。进项税会计处理时记入借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记入"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科目。
当企业收到增值税发票后,进项税额已增加,需要通过记账调整进项税账余额。此时,需要在借方再次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记入"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
进项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收到新的增值税发票,增加了进项税额;
之前计入的进项税有误,需要调整增加;
退回已开具的发票,导致进项税减少,需要调整增加以抵销;
接收其他企业转让的进项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增值税进项税在借方意味着进项税额增加,这是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款,而不是企业可以抵扣的税款。企业可以抵扣的税款是销项税,即企业开具发票收取的税款。
进项税额增加借贷方向计算
当企业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如果发生进项税额增加,其借贷方向的计算如下:
1. 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增加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原因:进项税额增加,需要增加应交增值税的余额。
2. 销项税额贷方增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原因:进项税额增加,在计提销项税额时需增加扣除的进项税额。
公式:
进项税额增加 = 借方进项税额增加 - 贷方销项税额增加
注意事项:
进项税额增加是指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与之前收到的发票相比,进项税额有增加的情况。
借方增加表示增加资产或费用,贷方增加表示增加负债或收入。
计算进项税额增加的借贷方向时,应根据增值税的计税原则,保证借贷方向的正确性。
进项税额增加借贷方向的填法
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进货物、应税劳务或不动产,向销货方支付的增值税税款。当进项税额增加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借贷方向填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方表示增加应交税费,即增加未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贷:应付账款或应付其他应付款
贷方表示增加应付款项,即增加已支付或未支付的货款或其他应付款。
示例
企业采购了一批货物,支付货款含税10,000元,其中增值税2,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000
贷:应付账款 10,000
注意:
进项税额增加时,借方应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不得借"进项税额"科目。
贷方应根据实际付款情况选择相应的科目,如已支付货款,贷"应付账款";尚未支付货款,贷"应付其他应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