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属于应交税费科目,其借贷方向与增值税会计处理相关。
借方:
发生进项税额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贷方:
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结转至下期。
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结转至本期利润。
填开发票时,根据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会计处理示例:
企业购买原材料,取得含税价款 100 元,增值税税额 13 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1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贷:现金或应付账款 113
企业销售产成品,含税价款 150 元,增值税税额 21 元。
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或现金 150
借:营业收入 129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贷方向取决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会计处理准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务处理
当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其取得的进项税额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填制会计凭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项)
进项税额的填列:
凭证中的进项税额应为专用发票中标示的税额。
如果专用发票中未标示税额,则应按发票金额乘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通常为6%、10%、13%或16%)计算。
注意事项:
进项税额只适用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
进项税额只能冲抵当期应交增值税,不可跨期冲抵。
如果进项税额大于当期应交增值税,可以转结至下期继续冲抵。
企业应妥善保管好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进项税额填列凭证的附件。
通过正确填制会计凭证,企业可以准确核算进项税额,保障增值税申报和抵扣的准确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反映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复式记账法,应交税费类科目通常在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因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在借方登记增加额,即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将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记入借方。
具体记账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商品(或其他资产)
当企业取得进项税额时,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同时增加库存商品或其他资产的价值。在税务申报时,企业可以将进项税额抵扣当期销项税额,从而减少应纳增值税。
需要注意的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仅用于登记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对于非增值税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得记入该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以借方表示,意味着企业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将发票上所记载的进项税额借记到该科目,表明企业增加了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增值税款。
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购入货物、劳务或服务时,向供应商支付的增值税款。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将这些进项税额在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从而减少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增值税额。
当企业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需要根据发票上的内容,分别将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记入相关科目。销项税额借记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或采购成本科目。
后续,企业在向税务机关申报增值税时,将当期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相抵扣,形成当期应纳增值税额。然后,企业根据应纳税额缴纳增值税,同时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中的余额冲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