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银行信贷创造货币
银行信贷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创造机制。当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时,它不会只是将现有的存款借给客户,而是会创造新的存款。这是因为银行的会计系统允许它们将贷款记为资产,并将贷款对应的金额记为负债(存款)。
例如,当一家银行向客户发放 100 元贷款时,它将在客户的账户中增加 100 元存款。这笔存款实际上是由银行创造的,因为它之前并不存在。随着贷款的偿还,存款也会逐渐减少。
因此,每当银行发放贷款时,都会创造与贷款金额等额的货币。这个过程被称为派生信贷创造,因为新的货币是在原有信贷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银行信贷创造货币有其好处,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投资。但是,如果银行过度放贷,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金融不稳定。因此,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调整利率和储备金率等工具来控制银行的信贷创造能力,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银行信贷的创造货币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理解:
1. 存款创造信贷:当客户将资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将获得可用于贷款的资金。这笔存款被称为“原始存款”。
2. 贷款创造货币:银行使用原始存款作为贷款本金,发放贷款给借款人。这笔贷款将产生新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3. 派生存款继续创造信贷:派生存款也可以被客户存入银行,进一步扩大银行的可贷款资金。这一过程被称为“派生信贷创造”。
4. 信用倍数效应:通过重复上述步骤,银行可以创造出超过原始存款多倍的信贷。信用倍数等于 1 除以准备金比率,而准备金比率是银行必须持有与其存款比例的资金。
例如,假设一家银行的准备金比率为 10%,这意味着它必须持有 10 美元存款中的 1 美元作为准备金。如果客户存入 100 美元,银行可以贷款 90 美元(即 100 美元存款减去 10 美元准备金)。这笔贷款将产生派生存款,银行可以进一步贷款 81 美元(即 90 美元派生存款减去 9 美元准备金),以此类推。
通过这种信用倍数效应,银行信贷可以创造出远远超过原始存款的货币资金。这一过程为经济增长和投资提供了资金,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金融不稳定等风险。
通过银行信贷创造货币需求
银行信贷是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或信用额度的过程。当银行发放贷款时,它会将资金记入借款人的账户。这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因为现在流通中的货币更多了。
货币需求是由经济中对货币的需求决定的。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利率。当经济增长时,对信贷的需求通常会增加,因为企业需要资金来扩大业务。当通胀上升时,对货币的需求也可能会增加,因为人们会囤积现金以防止其价值下降。当利率上升时,对信贷的需求可能会下降,因为借贷成本更高。
银行信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影响货币需求:
当银行发放贷款时,它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因为现在流通中的货币更多了。
当银行收取贷款时,它会减少货币供应量。这会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因为流通中的货币更少了。
当利率上升时,人们借贷的可能性会降低,因为借贷成本更高。这会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因为流通中的货币更少了。
当利率下降时,人们借贷的可能性会增加,因为借贷成本更低。这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因为流通中的货币更多了。
银行信贷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积极的影响包括增加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负面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和金融不稳定。
银行信贷创造货币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设:
存款准备金率(RRR):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准备金上缴央行的比例
贷款倍数(LM):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倍数,等于1/RRR
当银行收到1元存款时:
银行必须上缴存款准备金,金额为RRR元
银行可以将剩余的(1-RRR)元贷出
受贷人收到贷款后将其存入另一家银行:
第二家银行收到存款(1-RRR)元
第二家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RRR (1-RRR)) 元
第二家银行可以将剩余的((1-RRR) (1-RRR)) 元贷出
这个过程依次重复下去。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20%,则贷款倍数为5。
因此,通过银行信贷,最初的1元存款可以创造5元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信贷创造货币的能力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降低银行信贷扩张的能力,从而减少货币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