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的会计处理
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是指借款人收到贷款承诺时,承诺的贷款利率低于当时市场利率的情况。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此类贷款承诺应按其公允价值确认。
公允价值确定
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的公允价值通常通过两种方法确定:
市场法:根据类似贷款承诺在活跃市场上的交易价格确定。
贴现现金流量法:将预期现金流折现至市场利率,以确定承诺价值。
所选方法取决于承诺的具体条款和可用信息。
会计记录
当收到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时,应将其记录为一项资产,即应收承诺。同时,应确认一项与之相关联的负债,即应付承诺成本。
应付承诺成本代表借款人获得承诺的成本,由以下差异计算得出:
贷款承诺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额
承诺的贴现价值
应付承诺成本通常通过利息费用逐期摊销。
影响
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对财务报表产生以下影响:
资产负债表:增加应收承诺资产和应付承诺成本负债。
损益表:增加利息费用。
其他考量
确定贷款承诺的公允价值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承诺的条款和条件(包括贷款规模、期限、担保等)
市场利率波动性
会计准则和监管机构对于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的会计处理也有具体要求。企业应遵守这些要求,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会计处理方式
当企业获得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时,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财务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
应付承诺费用的确认
企业需要将低于市场利率的借款与市场利率之间产生的利息差额,确认为应付承诺费用的利息支出。该利息支出在贷款承诺的期限内,以有效利率法线性摊销。
贷款承诺费用的确认
企业收取的贷款承诺费,应确认收入,并根据承诺费的性质和提供服务的期限进行摊销。
贷款承诺损失风险准备的确认
如果企业认为已经确认的应付承诺费用或收入存在损失风险,则需要计提贷款承诺损失风险准备。该准备应根据损失风险的估计金额,在承诺费收入或支出中扣除。
示例
假设企业获得一项长期贷款承诺,金额为 1000 万元,承诺利率为 5%,有效利率为 8%。贷款承诺期限为 5 年,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 20 万元。
应付承诺费用 = (8% - 5%) x 1000 万元 x 5 年 = 150 万元
利息费用 = 150 万元 / 5 年 = 30 万元/年
贷款承诺费收入 = 20 万元
贷款承诺费摊销费用 = 20 万元 / 5 年 = 4 万元/年
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会计处理
当企业取得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时,需要考虑其会计处理。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此类贷款承诺需要采用以下会计方法:
初次确认:贷款承诺被确定为财务负债,金额为贷款金额的现值。贷款条件的折扣或溢价被贷记或借记到其他综合收益。
后续计量:贷款承诺的现值使用有效利率法进行计量,该利率是贷款承诺发行时的市场利率。如果利率发生变化,则贷款承诺的现值将相应调整,并在当期损益中反映。
还款:贷款承诺在实际支付时清算。任何剩余的余额,包括折扣或溢价,都将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处理的理由
IFRS 的会计处理方法基于以下原则:
诚信原则: 贷款承诺的现值反映了其经济实质,即企业获得的实际好处。
谨慎原则: 贷款承诺的折扣或溢价被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中,以避免在企业尚未实际获得收益之前过早影响损益。
匹配原则: 贷款承诺的现值和利息费用在同一期间反映,以匹配相关的收益和费用。
通过采用上述会计方法,企业可以准确地反映其获得的贷款承诺,并避免过早或不当确认财务收益或损失。
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会计处理
当企业获得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下为其会计处理措施:
如果贷款承诺在财务报表日产生资产债务:
贷款承诺应按公允价值入账,计入资产负债表。
贷款承诺的贴现利息应以利息收入形式计入损益表。
如果贷款承诺在财务报表日不产生资产负债:
贷款承诺不应入账。
企业应披露贷款承诺的存在及相关信息,包括贷款金额、利率和还款条款等。
后续会计处理:
当贷款承诺被使用时:
企业应计入贷款金额,并按约定利率计算利息费用。
当贷款承诺到期失效时:
企业应冲销贷款承诺,并确认任何未确认的贴现利息。
说明:
公允价值是指在有序交易中,一个知识渊博、有兴趣的买方愿意支付的金额,或者一个知识渊博、有兴趣的卖方愿意接受的金额。
贴现利息是贷款承诺未来收益的现值。
企业应定期评估贷款承诺的公允价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