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赔偿银行利息的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因国家机关赔偿请求权纠纷案件中涉及银行利息的计算。
二、银行利息的计算基数
银行利息的计算基数为国家机关赔偿的实际金额。
三、银行利息的计算期限
银行利息的计算期限从国家机关赔偿义务发生之日起至法院审结之日止。
四、银行利息的计算利率
银行利息的计算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
五、银行利息的计算方法
银行利息的计算方法如下:
银行利息 = 赔偿基数 × 利率 × 计算期限
六、其他规定
(一)国家机关赔偿义务发生之日为人民法院受理申请赔偿请求书之日。
(二)银行利息的计算结果为小数的,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处理。
(三)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2019年12月31日印发,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解释》共38条,明确了行政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标准及程序等重要问题。
《解释》明确了行政赔偿的适用范围。行政赔偿适用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或者履行法定职责过程中,因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且该损害由国家赔偿的。同时,明确了不属于行政赔偿范围的九种情形,例如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证据骗取赔偿等。
《解释》对赔偿标准作了详细规定。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计算;对于财产损害赔偿,按照实际损失计算。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不予赔偿,但有具体证据证明受害人承受了精神损害的,可以酌情予以赔偿。
《解释》完善了行政赔偿程序。明确了行政赔偿申请受理的时限、程序和方式;行政机关的调查取证、赔偿决定、履行赔偿义务等程序和时限;不服赔偿决定的救济途径和程序。
《解释》的出台,完善了行政赔偿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最高法院关于行政赔偿的解释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违法行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财产权受到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最高法院对行政赔偿的解释主要体现在司法解释和判例中,以下是一些关键解释:
侵权行为的范围
最高法院认定,行政赔偿的侵权行为包括:
违法行使职权,如非法拘留、非法搜查
滥用职权,如未经正当程序处罚
不作为,如怠于履行法定职责
赔偿责任的承担
国家机关对工作人员在职务范围内实施的侵权行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个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有:
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
越权或者故意违法违规的
赔偿范围
行政赔偿的赔偿范围包括:
人身损害赔偿,如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
财产损害赔偿,如修理费、损失费、鉴定费
精神损害抚慰金
举证责任
在行政赔偿案件中,受害人需要举证证明损害事实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举证证明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最高法院的这些解释为行政赔偿制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引,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国家权力行使的规范和公正。
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于2023年3月1日正式施行。该解释针对行政赔偿制度中的疑难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了行政赔偿司法实践。
解释明确了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以及因其他侵权行为致人损害的。解释还对赔偿项目的确定、赔偿标准、赔偿程序和时效等方面进行了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解释明确了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怠于履行法定职责造成损害的,可以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这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依法履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解释还对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进行了细化,并明确了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的管辖规则。这些规定有利于保障行政赔偿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的施行,标志着我国行政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解释将为行政赔偿司法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引,有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