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利息最高不得超过多少
根据《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借款合同中约定逾期利息,但其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即法定上限。
2020年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由4.25%下调至4.15%,同时将其他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相应下调。这意味着,截至2020年底,逾期利息利率上限为:
一年期逾期利息上限:4.15%×4=16.6%
其他期限逾期利息上限: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
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的逾期利息利率超过上述法定上限,则超过部分无效。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超过法定上限的逾期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逾期利息利率上限仅适用于自借款人逾期之日起至实际还款之日止期间产生的逾期利息。对于逾期利息本身的逾期利息,不适用上述利率上限规定。
借款人应按时还款,避免产生逾期利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还款,应及时与出借人协商,避免因逾期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逾期利率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贷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向贷款人支付逾期利息。法律对逾期利率最高限额有明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约定逾期利息的,可以按照约定执行。但是,逾期利息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
也就是说,逾期利率最高不能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这是法律对逾期利率的最高限制。如果出借人与借款人约定逾期利率超过此标准,法院将认定该约定无效,并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逾期利息。
逾期利息属于一种赔偿责任,其目的是弥补贷款人因借款人逾期还款而遭受的损失。法律对逾期利率的限制,既保障了出借人的合法权益,也防止了出借人利用逾期利息牟取暴利。
借款人应按时履行还款义务,避免逾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确实无法按时还款,应当积极与出借人沟通,协商还款方案,以免产生高额的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