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息续存是指将定期存款到期后的本金和利息一同存入,并按照原先的利率继续计息。
对于本息续存是否按照原来利息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当存款客户选择本息续存时,银行将按照原存款合同约定的利率继续计算利息。
这是因为:
存款合同的延续:本息续存是基于原存款合同的延续,因此,原合同中约定的利率依然适用。
利率与存款期限挂钩:定期存款的利率通常与存款期限挂钩,当存款期限不变时,利率也保持不变。
银行信誉: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维护自身信誉的义务,不会擅自更改存款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存款合同中规定了定期存款到期后可选择不同期限续存,则续存时可能按照新利率计息。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后,银行可能会调整存款利率,从而影响本息续存的利率。
因此,为了确保本息续存按照原来利息,存款客户在续存前应仔细阅读存款合同,并咨询银行工作人员。
本息续存按原来利率是否合法?
本息续存存款,即在定期存款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一同续存为新的定期存款。是否可以按原利率续存,引发不同解读。
支持按原利率续存的观点:
合同约定:定期存款合同中通常明确约定续存利率为前一存款期限的同期利率,因此银行应按照约定执行。
保护存款人利益:按原利率续存可以保证存款人获得稳定的收益,避免利率下调带来的损失。
金融惯例:长期以来,银行普遍按原利率续存本息续存存款,形成惯例。
反对按原利率续存的观点:
央行规定:央行规定,银行不得以高于存款基准利率发放固定利率存款,因此银行不能按原利率续存本息续存存款。
监管要求: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合理定价金融产品,避免利率风险,而按原利率续存可能导致银行亏损。
市场竞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面临激烈竞争,难以持续提供高于市场水平的利率。
法律规定:
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针对本息续存存款续存利率问题作出规定。
司法实践:
法院在相关案件审理中,往往综合考虑合同约定、央行规定、监管要求、市场环境等因素,做出判决。
本息续存按原来利率是否合法,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银行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同时遵守监管规定和市场竞争原则。存款人在选择本息续存存款时,应了解相关利率政策,并注意合同约定的续存利率条款。
当本息续存时,是否按照相同的利息计算利息取决于具体情况。
同种利率:
如果续存利率与原贷款利率相同,则续存后的利息将按照相同的年利率计算。
不同利率:
如果续存利率与原贷款利率不同,需要按以下步骤计算利息:
1. 计算续存金额:原贷款本金 + 未付利息。
2. 计算续存后的年利息:续存金额 x 续存利率。
3. 计算总利息:续存后的年利息 x 续存期限(以年为单位)。
举例:
假设原贷款本金为10,000元,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3年。在贷款期满后,贷款人选择以6%的年利率续存两年。
续存金额:10,000元 + (10,000元 x 5% x 3年) = 13,500元
续存后的年利息:13,500元 x 6% = 810元
总利息:810元 x 2年 = 1,620元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续存后的利息按照不同的年利率计算,总利息为1,620元。
本息续存与本金续存,两种储蓄方式各有利弊。
本息续存
优点:利滚利,收益较高。随着储蓄期限增加和利息积累,后续获得的利息会越来越多。
缺点:风险较高,需要承担利息波动风险。市场利率变动时,利息收益也会随之变化,可能出现利息下调的情况,导致收益下降。
本金续存
优点:风险低,收益稳定。储蓄利息按照固定的利率计算,不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可以保证获得稳定的收益。
缺点:收益较低。由于没有利息复利,储蓄收益率较低,长期来看可能跑不赢通货膨胀。
选择标准
选择本息续存还是本金续存主要取决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储蓄目标。
风险承受能力高,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本息续存。但需要留意利息波动的风险。
风险承受能力低,注重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本金续存。虽然收益率较低,但可以保证本金安全。
储蓄目标明确,如为未来购房或教育做准备,建议选择本息续存,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只是短期储蓄,暂时存放资金,建议选择本金续存,以保障本金安全。
本息续存和本金续存都是各有优缺点的储蓄方式。在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储蓄目标,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