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两个关键概念,可以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
经营杠杆衡量的是固定成本对息税前利润 (EBIT) 的影响。当固定成本较高时,即使收入小幅变化,也会对 EBIT 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导致了更高的经营杠杆,意味着收入的微小波动会对 EBIT 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
财务杠杆衡量的是负债对息税后利润 (EBIT) 的影响。当负债水平较高时,利息支出将增加,这会减少 EBIT。这导致了更高的财务杠杆,意味着负债的微小变化会对 EBIT 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财务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高经营杠杆和低财务杠杆的组合会导致收入小幅变化时 EBIT 发生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低经营杠杆和高财务杠杆的组合会导致负债小幅变化时 EBIT 发生大幅波动。
管理者需要仔细考虑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财务业绩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固定成本和负债水平来优化这些杠杆。
经营杠杆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变化导致每股收益(EPS)变化的倍数。它衡量了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以及当销售额变化时,经营利润的波动幅度。
计算经营杠杆的公式为:
经营杠杆 = 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息
经营杠杆越高,每股收益对销售额变化的敏感性越大。这意味着销售额的小幅增长会导致每股收益的大幅增长,而销售额的小幅下降也会导致每股收益的大幅下降。
经营杠杆高的公司通常具有高固定成本结构,如租金、折旧和工资。当销售额下降时,这些成本会继续产生,导致息税前利润大幅下降,进而导致每股收益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经营杠杆低的公司具有低固定成本结构。销售额的下降不会对息税前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每股收益也不会大幅下降。
经营杠杆既可以是有利因素,也可以是不利因素。高的经营杠杆可以放大收益,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低的经营杠杆提供了更稳定的收益,但同时也限制了收益增长潜力。
在评估公司的经营杠杆时,重要的是要考虑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行业特征和经济环境。合适的经营杠杆水平将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