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房贷新政落地实施,备受购房者关注。此次新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贷款利率调整。新政规定,从4月1日起,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 20 个基点,即 4.6%。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即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 60 个基点。
二、贷款期限延长。新政明确,自住房贷款期限可延长至 30 年。对存在个人住房贷款到期、年龄较大等情况的,金融机构可基于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符合审慎经营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三、首付比例下调。新政规定,对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最低为 20%。
四、公积金贷款优化。新政明确,将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款比例,为刚需群体提供更多支持。
此次房贷新政的实施,对于购房者来说利大于弊。贷款利率下调,降低了购房成本。贷款期限延长,减轻了还款压力。第三,首付比例下调,降低了购房门槛。第四,公积金贷款优化,为刚需群体提供了更多支持。
不过,也需要提醒购房者,在享受房贷新政优惠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方案。
自2023年4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新规,调整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
新规明确,对于购买首套住房的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5%;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于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此前,首套房首付比例为20%,二套房首付比例为30%,三套及以上住房首付比例为40%。新规提高了首套房首付比例,旨在抑制投机炒房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想要购买住房的居民来说,新规将增加购房的首付支出,这对购房者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购房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购房计划,避免资金压力过大。同时,也需要注意,首付比例只是购房所需资金的一部分,购房还涉及贷款利息、中介费、税费等其他开支,需要综合考虑。
4月1日起,全国多地银行房贷将迎来每月还款日。受疫情影响,部分购房者未能及时还贷,各地银行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受疫情影响的购房者提供延期还贷等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各银行的还款政策有所不同,购房者应及时与贷款银行联系,了解具体还贷安排。一般情况下,房贷还款日为每月1日,逾期还贷会产生滞纳金。
对于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贷的购房者,可向贷款银行提出延期还贷申请。具体申请流程和条件,各银行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购房者需要提供疫情影响证明,如失业或收入减少证明。
银行审批通过延期还贷申请后,购房者的还款期会顺延,产生的利息不会计入罚息。值得注意的是,延期还贷并不免除利息,利息会累积到还款期结束时一次性还清。
对于已经申请延期还贷的购房者,应按时关注延期还贷到期时间,及时联系银行办理续贷或恢复还款手续。同时,购房者应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避免逾期还贷,影响个人征信。
一些银行还推出了灵活的还款方式,如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等。购房者可根据自身财务情况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
4月1日起 房贷利率调整
自4月1日起,央行决定下调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5个基点,至4.6%。这意味着,从4月1日起,房贷利率也将相应下调。
细分来看,4月1日起,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后为4.6%,与之挂钩的5年期以上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上限为4.9%。对首套房来说,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为LPR减去20个基点,即4.4%。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之间的房贷利率可能略有差异,具体利率以银行实际执行为准。
此次房贷利率调整,主要是为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房贷利率持续下降,此次调整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的融资成本,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
对于购房者来说,房贷利率的下降意味着每月还款额的减少。以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30年为例,原先月供为5231元,现在月供则降至5081元,每月可节省150元利息。
此次房贷利率调整对楼市的影响也值得关注。一方面,利息下降会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从而刺激购房需求。另一方面,房贷利率的下降也会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有利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
总体而言,4月1日起房贷利率的调整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购房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把握购房时机,享受利率下调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