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中房贷抵扣额度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住房贷款后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支出,可在税前扣除。抵扣额度有一定限制:
首套房
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首套房的贷款利息支出,每年可抵扣额度为1万元。
贷款期限在5年以内(含5年)的,不允许抵扣。
二套房
二套房的贷款利息支出,无论贷款期限长短,均不允许抵扣。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用于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才能享受抵扣,用于购买非自住住房(如出租房)的贷款利息支出不可抵扣。
抵扣流程
纳税人可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申请个税房贷抵扣。具体流程如下:
1. 准备好贷款合同、还款明细等证明材料。
2.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或网站,在“汇算清缴”模块中选择“我要申报”。
3. 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证明材料。
4. 申报后,税务机关会审核纳税人的抵扣资格和抵扣额度。审核通过后,纳税人会收到退税或补税通知。
注意事项
房贷抵扣属于专项附加扣除,需要在汇算清缴时单独申请,不可在每月预扣预缴时享受。
如果纳税人的房贷抵扣额度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则抵扣额度不得结转至下一年度。
享受房贷抵扣需要每年进行申报,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则将丧失抵扣资格。
个人所得税中房贷抵扣金额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贷款购买自住住房所发生的贷款利息支出,可以在一定的限额内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具体抵扣标准如下:
1. 首套房抵扣限额
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首套房贷利息支出每年最高可扣除12万元;
2023年1月1日起,首套房贷利息支出每年最高可扣除10万元。
2. 二套房抵扣限额
2019年1月1日起,二套房贷利息支出不予扣除。
抵扣条件
享受房贷利息支出抵扣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房屋用于本人及家庭成员居住的自住住房;
借款人是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
贷款用于购买房屋,且房屋已取得产权证。
申报方式
在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时,可以按照上述限额申报房贷利息支出。纳税人需要提供贷款合同、还款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税务机关将审核相关资料,确认抵扣金额并减免相应的税款。
注意:
房贷利息支出抵扣额度与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有关,收入越高,可抵扣的金额越低。
抵扣的利息支出是指贷款实际发生的利息,不包括滞纳金、罚息等费用。
如果纳税人已享受过公积金贷款利息补贴,则不能再享受房贷利息支出抵扣。
个人所得税中房贷抵扣额度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抵扣。抵扣额度为:
1. 贷款用于购买自用住房
2019年1月1日起购买的首套住房,贷款期限10年及以下(含),抵扣额度为每年12000元;贷款期限超过10年,抵扣额度为每年10000元。
2019年1月1日起购买的第二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期限10年及以下(含),抵扣额度为每年8000元;贷款期限超过10年,抵扣额度为每年6000元。
2. 贷款用于偿还首套且唯一自用住房
2019年1月1日起购买的首套住房,且该住房为唯一自用住房,贷款期限10年及以下(含),抵扣额度为每年12000元;贷款期限超过10年,抵扣额度为每年10000元。
注意:
房贷利息抵扣额度仅适用于符合条件的贷款人。
房贷利息抵扣只能抵扣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能抵扣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同一套住房只能享受一次抵扣。
房贷利息抵扣需通过个税申报来享受。
个人所得税中房贷利息抵扣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纳税人可以抵扣其自住房贷款利息。抵扣额度为年度房贷利息支出与年度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之和,最高不超过12万元。
抵扣条件
房屋必须是纳税人自住,且为家庭唯一住房。
房贷必须是个人向金融机构借款购买或建造自住房的借款。
纳税人必须提供合法的贷款合同和利息支出证明。
抵扣方式
房贷利息抵扣采用专项附加扣除的方式进行,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从综合所得中扣除。具体步骤如下:
1. 计入当年度房贷利息支出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总额。
2. 将总额与12万元的限额进行比较,取较小值作为可抵扣额度。
3. 将可抵扣额度从综合所得中扣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幅度
房贷利息抵扣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假设纳税人的综合所得为20万元,房贷利息支出为10万元,则其可抵扣额度为10万元。根据现行税率,抵扣后可减少税款约2.5万元。
注意事项
房贷利息抵扣仅适用于自住房,出租房或商业房产的贷款利息不可抵扣。
抵扣限额12万元是全国统一标准,不因贷款期限或房屋面积而异。
已享受过公积金贷款利息抵扣,不得再享受房贷利息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