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增贷减的资产类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中,借方增加而贷方减少的资产类科目主要有:
流动资产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应收账款
存货
预付费用
非流动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设备、厂房及机器
商誉
无形资产
这些科目通常反映企业持有的资产的增加,如购买新设备、增加应收账款或投资于新的房地产。
借增贷减的资产类科目与资金来源的关系
借增贷减的资产类科目通常与企业筹集资金的来源相关。例如,增加设备和厂房可能需要通过借款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样,投资于房地产也需要资金来源,如银行贷款或自有资金。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资产类科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借减贷增的。例如,当企业将存货出售时,存货科目会借减贷增。因此,了解资产类科目的性质和适用规则非常重要。
在会计核算中,"借增贷减"是一项重要原则,它对资产和权益账户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资产账户
对于资产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这是因为,当企业获得或增加资产时,它要将其记入资产账户的借方。而当企业使用或处置资产时,它要将其记入资产账户的贷方。
权益账户
与资产账户相反,对于权益账户,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这是因为,当企业利润或增加所有者权益时,它要将其记入权益账户的贷方。而当企业亏损或减少所有者权益时,它要将其记入权益账户的借方。
举例说明
例如:
企业购买一台设备,金额为 10,000 元,则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 10,000 元。
企业提取设备折旧,金额为 1,000 元,则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贷方 1,000 元。
企业实现利润 5,000 元,则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 5,000 元。
企业提取盈余公积,金额为 2,000 元,则记入盈余公积账户的借方 2,000 元。
通过这个原则,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资产和权益的变化情况,为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
存货跌价准备是借增贷减吗?
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为应对未来存货价值下降而计提的准备金。其会计处理遵循以下原则:
当存货价值下降时,借记"存货跌价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
当存货价值回升时,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存货跌价损失"。
由此可见,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中:
借增贷减原则:当存货价值下降(借记存货跌价损失)时,存货跌价准备增加(贷记);当存货价值回升(贷记存货跌价损失)时,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借记)。
因此,存货跌价准备是借增贷减的。
举例说明:
一家企业年初存货价值为 100 万元。年末,因市场需求下降,存货价值下降至 80 万元。则企业应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20 万元,并增加存货跌价准备 20 万元。
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损失 2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固定资产清理是会计处理中的一种方式,涉及到固定资产价值变动后的账务处理。
当固定资产发生出售、报废、毁损或其他原因导致资产价值减少时,企业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清理的方式一般为借方"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方"固定资产"科目。
例如,某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万元,因报废而导致资产价值损失50万元,则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万
贷:固定资产 50万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将报废损失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减少"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反映资产价值的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例如:
损益表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余额记为损失,增加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待处置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科目贷方余额减少,反映资产价值的下降。
因此,固定资产清理是借方"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方"固定资产"科目,以反映资产价值的减少,并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