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核算中,资产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的期末余额通常在借方,而负债类科目、权益类科目和收入类科目的期末余额通常在贷方。
年终结余是否在借方或贷方取决于科目的性质:
借方余额:
资产类科目:例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费用类科目: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方余额:
负债类科目:例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
权益类科目:例如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等。
收入类科目:例如营业收入、利息收入等。
年终结余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资产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企业拥有的资源和产生的支出,而负债类科目、权益类科目和收入类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企业承担的债务、积累的盈余和获得的收入。
了解科目的性质对于正确记录和解释年终结余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年终结余,企业可以评估其财务表现、资产状况和债务水平,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信息。
年终结账时将余额结转下年的步骤如下:
1. 结转收入和费用账户
将本年所有收入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损益结转账户。
将本年所有费用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损益结转账户。
2. 结转损益结转账户
如果损益结转账户余额为正数,则代表本年有净利润。将此余额结转至留存收益账户。
如果损益结转账户余额为负数,则代表本年有净亏损。将此余额结转至累积亏损账户。
3. 结转资产和负债账户
将本年所有资产账户的余额直接结转至下年同类账户。
将本年所有负债账户的余额直接结转至下年同类账户。
4. 结转所有者权益账户
结转留存收益账户的余额至下年留存收益账户。
结转累积亏损账户的余额至下年累积亏损账户。
5. 重置账户余额
完成余额结转后,将收入、费用、损益结转账户的余额重置为零。
举例说明:
假设一家公司的2023年收入账户余额为100,000元,费用账户余额为50,000元。
结转收入和费用账户:
贷记收入账户100,000元
借记损益结转账户100,000元
借记费用账户50,000元
贷记损益结转账户50,000元
结转损益结转账户:
借记损益结转账户50,000元
贷记留存收益账户50,000元
这样,损益结转账户的余额为零,留存收益账户的余额增加50,000元。
年终结账后一般有余额的科目
年终结账是指在会计期间结束时,对所有会计科目进行汇总、核对和调整,以反映企业在该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过程。结账后,一般情况下会有余额的科目包括:
资产类科目:
固定资产(如土地、建筑物、设备)
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
存货
应收账款
预付费用
长期股权投资
负债类科目:
应付账款
长期借款
预收账款
未付费用
应付债券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损益类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其他收益
其他损失
这些科目在年终结账后仍有余额,是因为它们代表的是企业在某一时刻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损益情况。这些余额将结转至下一会计期间,作为期初余额继续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年终结余在借方还是贷方填写规则如下:
资产类科目:
借方余额:账户中有资产
贷方余额:账户中没有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借方余额:账户中没有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贷方余额:账户中有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损益类科目:
借方余额:账户中为费用或损失
贷方余额:账户中为收入或收益
具体填写示例:
现金:借方余额表示账户中有现金。
应付账款:贷方余额表示账户中应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主营业务收入:贷方余额表示账户中记录的主营业务收入。
管理费用:借方余额表示账户中记录的管理费用。
注意:
年终结余填写时,应根据科目性质和账户余额进行判断。
年终后,损益类科目结转后应清零。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金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金额相等,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