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规定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以什么为应纳税所得额)



1、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按照以下税率预扣个人所得税:

利息所得:20%

股息所得:10%

红利所得:5%

扣缴义务人应在支付利息、股息、红利之前,预先扣缴个人所得税,并向纳税人开具扣缴税款凭证。纳税人凭该凭证进行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

对于按规定已扣缴个税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纳税人无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如果扣缴的税款不足,纳税人需要补缴差额。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从境外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或协议中的规定进行缴税。

扣缴义务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扣缴个人所得税或少扣个人所得税。否则,将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扣缴义务人有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责任,纳税人应配合扣缴义务人的扣缴工作,确保个人所得税的依法征收。

2、个人所得税规定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以什么为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个人所得税规定,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如下:

股息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 股息收入 - 股息所得额免税额

利息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 利息收入 - 利息所得额免税额

红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 红利收入

免税额

股息所得额免税额:每月 5000 元

利息所得额免税额:每月 20000 元

计算举例

假设一位个人在某个月的收入如下:

股息收入:8000 元

利息收入:15000 元

红利收入:10000 元

那么,该个人的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股息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 8000 元 - 5000 元 = 3000 元

利息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 15000 元 - 20000 元 = 0 元(免税)

红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元

因此,该个人的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总应纳税所得额为 3000 元。

3、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股息、利息和红利所得的计税依据有所不同。

1. 股息所得

股息所得是指个人从持有股票中获得的收益。按照有关税收政策,股息所得计入个人综合所得,并依照适用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2. 利息所得

利息所得是指个人从存款、贷款或其他金融投资中获得的利息收入。按照税收规定,利息所得需要缴纳20%的利息所得税,不并入个人综合所得计算。

3. 红利所得

红利所得是指个人从持有基金或其他投资产品中获得的分红收益。与股息所得类似,红利所得计入个人综合所得,并依照适用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税依据可能随着税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纳税人应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动态,以准确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4、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

对于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情况,税法规定了纳税人的补缴义务和责任。

纳税人应当在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次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并补缴税款。补缴税款的金额为未扣缴税款的应纳税额。纳税人未按期补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纳税人处以滞纳金,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缴税款并处罚款。

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扣缴义务人处以罚款。罚款的金额为未扣缴税款的百分之一至一倍。扣缴义务人因故意不扣缴税款或者扣缴不全,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法追究扣缴义务人的刑事责任。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负有补缴税款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老公坐牢了房贷可以申请暂缓吗(老公进监狱了欠银行的贷款怎么办)


下一篇:怎样才能终止网贷(怎样才能终止网贷申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