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抵押贷款中介代为保管房产证是一种常见做法。中介的作用主要是协助贷款人办理相关手续,包括收集和整理贷款材料、与贷款银行沟通协调、监督贷款发放等。
中介代办抵押贷款时,需要向贷款人收取一定的费用,费用标准因地区、中介机构而异。一般情况下,中介费会在0.5%-2%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贷款金额为100万元,中介费可能在5000-20000元之间。
中介代为保管房产证,是为了确保贷款发放后,贷款人能够及时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贷款人将房产证交给中介后,中介将暂时保管,并出具相应的保管证明。在房产抵押登记完成后,中介会将房产证归还给贷款人。
需要注意的是,中介代为保管房产证只是在贷款办理期间,并没有权利对房产进行处置。贷款人仍是房产的所有权人,拥有房屋的使用和处分权。
中介代办抵押贷款,可以为贷款人节省时间和精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贷款人在选择中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中介机构;
仔细阅读中介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留好中介出具的收据、保管证明等相关单据。
中介拿走房产证代办抵押贷款违法吗
近年来,抵押贷款业务盛行,一些中介打着方便快捷的旗号,擅自拿走客户的房产证代办抵押贷款。此种做法却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申请人应当亲自或者委托代理人向登记机构申请不动产登记。因此,中介无权擅自持有房产证或以任何理由代替客户办理抵押登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出借人不得扣押借款人或者担保人的抵押物、质押物。由此可见,借贷双方应直接移交抵押物,中介不得从中插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贷款中介机构或者个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此,中介拿走房产证代办抵押贷款不仅违反了不动产登记和民间借贷相关规定,还涉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有可能触犯刑法。
为了避免风险,借款人应直接向贷款机构申请抵押贷款,并按照贷款机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如果委托中介代办,也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中介,并与其签订明确的委托合同,切勿将房产证等重要证件交给中介保管。
中介拿走房产证代办抵押贷款合法吗?
中介拿走房产证代办抵押贷款是否合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为了办理抵押贷款,借款人需要向银行提供房产证、购房合同、收入证明等材料。部分中介为了加快流程,会提出让借款人把房产证交由其代办。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介拿走房产证代办抵押贷款并不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一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经过登记。抵押权的设立也属于物权变动的范畴,因此必须经过登记才能生效。而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申请应当由权利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提出。
因此,未经权利人授权,中介无权拿走房产证办理抵押贷款登记。如果借款人将房产证交由中介代办,不仅存在房产证丢失或被盗用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抵押贷款登记无效,从而影响借款人的权益。
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借款人应亲自向银行提交房产证等相关材料,并与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同时,借款人还应注意审查中介的资质,避免委托不合法或不专业的机构办理业务,以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