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不少房贷借款人发现自己的房贷月供金额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LPR利率上调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参考基准。2021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LPR利率,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从4.65%调整为4.75%。受此影响,房贷利率也随之相应上调。
2. 房贷重新定价
大多数房贷合同都约定了一个重新定价周期,通常为1年或6个月。在这个周期内,房贷利率会根据LPR利率的变动进行调整。由于LPR利率上调,导致房贷重新定价后月供金额增加。
3. 贷款余额减少
随着逐月还款,房贷余额会逐渐减少。当贷款余额减少时,利息的计算基数也会减少,但月供金额却仍然保持不变。因此,房贷余额减少时,月供相对贷款余额增多,给人一种月供增加的感觉。
4. 贷款政策调整
202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目的是抑制房地产投机,稳定房价。这些政策包括提高首付比例、收紧贷款额度等。贷款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导致贷款利率增加,从而抬高月供金额。
建议房贷借款人及时关注LPR利率和贷款政策的变化,并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还款计划,避免因月供增加而造成经济压力。
2021年一月份,我的房贷突然增加了100多万元,让我大吃一惊。
起初,我以为是银行搞错了,于是打电话过去询问。银行客服却告诉我,这是因为新的房贷政策调整。
根据新政策,对于首套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而我购买的房子属于第二套,因此受此次政策调整影响较大。
我仔细计算了一下,发现由于首付比例提高,我需要支付更多的首付款,相应地,我的贷款额度就减少了。而之前已经支付的房贷部分,则需要重新计算利息,这导致我的每月还款金额大幅增加,最终导致房贷总额增加了100多万元。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感觉既无奈又愤慨。房贷政策调整本是为了抑制房价上涨,但对于我这样已经购房的刚需购房者来说,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随后,我咨询了律师和理财专家,他们都建议我重新协商房贷利率,或者考虑转贷到其他银行。我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希望能减轻一些房贷带来的负担。
2021 年 1 月,房贷申请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与平日相比,增幅尤为明显。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如下:
低利率环境:美联储维持低利率政策,使抵押贷款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这鼓励了购房者申请贷款,以利用有利的贷款条件。
季节性因素:1 月通常是购房的淡季,因为许多人都在节日期间忙于其他事情。今年 1 月,由于利率低而需求增加,购房活动异常活跃。
疫情刺激政策的影响: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措施,例如失业救济金和家庭救助计划,为许多家庭提供了财务缓冲。这让他们能够存钱并提高他们的财务状况,从而增加他们申请贷款的资格。
抵押贷款产品创新:贷方推出新类型的抵押贷款产品,例如无抵押贷款和低首付贷款。这使更多的人更容易获得房贷,从而增加了申请量。
对房地产市场信心的增强: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消退,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日益乐观。这促使他们采取行动,购买房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1 月份的房贷申请量大幅增加,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个 2021 年的房贷申请量会保持在高位。利率、经济状况和抵押贷款市场状况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未来的申请量。
2021年1月,不少人在还房贷时发现,自己的月供比之前多了几十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从2021年1月1日起,《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通知》正式施行。该通知规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之前的LPR减60个基点,调整为LPR减50个基点。
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银行向最优质的客户发放贷款时利率的参考基准。随着LPR的下降,银行向购房者发放贷款的利率也会相应下调。根据计算,2021年1月LPR为4.65%,减去50个基点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4.15%。
乍一看,利率下调了,应该减轻购房者的还款负担才对。但事实上,由于2020年以来房贷利率持续走低,许多购房者在2020年选择了LPR加点幅度较小的利率转换方式。而此次利率下调后,LPR加点幅度较小的购房者,反而导致月供增加了。
以某购房者为例,他在2020年将原有的5.88%利率转换为LPR+20个基点,即5.05%的利率。而随着LPR的下降,他的利率也降至4.65%。按照之前的还款计划,他每月应还房贷12000元。但此次利率下调后,由于他所转换的利率为LPR加点幅度较小,导致他的月供增加了500元,达到12500元。
因此,2021年1月房贷增加几十万,主要是由于利率下调后,LPR加点幅度较小的购房者还款方式发生变化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