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原路返回行不行?
网贷原路返回指的是借款人在发现网贷平台违规行为后,要求平台将借款金额直接返还至借款人借款时使用的银行账户。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网贷原路返回是否可行存在一定的争议:
支持方认为:网贷平台违规放贷属于无效合同,借款人有权要求原路返回借款。
反对方认为:网贷平台虽然违规,但借款人已经实际取得了借款,原路返回可能对网贷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27条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违法活动而借款的,不得主张借贷关系有效。该规定被认为是对网贷原路返回的支持。
目前对于网贷原路返回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条件尚未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因此,在实践中,借款人想要实现网贷原路返回,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网贷平台存在违规行为,同时还要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网贷原路返回在法律上存在一定可行性,但具体操作存在难度。借款人在遇到网贷平台违规时,应及时收集证据,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黑网贷原路返回本金后的后果
黑网贷原路返回本金,看似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但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风险和陷阱。
1. 违法行为:
原路返回本金属于变相违法行为。黑网贷平台本身是非法的,原路返回本金实质上是帮助平台逃避法律制裁。
2. 债务免除假象:
虽然平台原路返回了本金,但借款人所欠的利息、违约金等费用依然存在。平台可能会以各种借口要求借款人继续支付这些费用,甚至对借款人进行催收。
3. 信息泄露风险:
原路返回本金过程中,需要借款人提供银行卡或其他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被黑网贷平台盗用或出售,导致借款人遭受金融诈骗或隐私泄露。
4. 再次借贷风险:
原路返回本金后,黑网贷平台可能会再次向借款人放贷。由于借款人已经尝到了甜头,可能会再次陷入高利贷的漩涡。
5. 迫于无奈的无奈之举:
借款人原路返回本金往往是迫于黑网贷平台的催收和恐吓。在巨大的压力下,借款人可能做出不理性的决定,对自身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伤害。
因此,遇到黑网贷纠纷,借款人不应擅自原路返回本金,而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寻求法律援助等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
网贷来回倒,是否会影响征信,取决于具体情况。
如果是在正规持牌网贷平台进行操作:
按时足额还款:不会影响征信。网贷平台会按时将还款记录报送至央行征信中心,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
逾期还款:会影响征信。一旦发生逾期,网贷平台会向征信中心报送逾期记录,这将对征信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是在非正规网贷平台或套路贷进行操作:
不管按时与否,都会影响征信。非正规网贷平台往往不具备征信报送资格,但是,如果出现逾期或纠纷,平台可能会向第三方征信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导致征信受损。
其他情况:
频繁借贷:即使按时还款,频繁借贷也会增加征信查询次数,多次查询可能导致征信评分下降。
债务过高:网贷来回倒会造成债务积累,如果债务过高,即使按时还款,也可能被认定为负债率过高,影响征信。
因此,为了避免网贷来回倒影响征信,需要做到:
选择正规持牌网贷平台借款
按时足额偿还欠款,避免逾期
借贷前评估自身还款能力,避免债务过高
合理控制借贷次数,避免频繁查询征信
网贷私人放款想原路退回?难上加难!
网贷行业兴起,私人放款逐渐增多。一些借款人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希望通过原路退回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实际上,网贷私人放款想原路退回,难上加难。
网贷平台的资金流向复杂。借款人的资金通常会被平台拆分,流向多个账户,难以追踪。私人放款者想要原路追回资金,需要平台配合,提供相关账单和流水记录。但在实际操作中,平台往往以保密和安全为由,拒绝提供这些信息。
私人放款缺乏法律保障。民间借贷受《合同法》等法律规范,但网贷私人放款往往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合同不规范。在借款人拒不还款时,私人放款者缺乏法律依据维权,原路退回更是无从谈起。
有些借款人恶意欠款,通过层层转账的方式逃避债务。私人放款者即便找到借款人,对方也可能以各种借口拖延或拒绝还款。在这种情况下,原路退回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网贷私人放款想原路退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借款人应谨慎借款,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私人放款者也要注意风险,尽量选择有保障的放款渠道,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