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支出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费用科目,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在会计分录中,营业支出科目的借贷方向如下:
借方:
应付工资:支付员工工资的支出
材料费:购买或消耗材料的支出
水电费:使用水电产生的支出
办公费:日常办公所需的费用,如纸张、文具、邮费等
销售费用:促进销售而发生的支出,如广告费、佣金等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层实施管理产生的费用,如行政人员工资、办公租金等
贷方:
银行存款:用银行存款支付费用的支出
现金:用现金支付费用的支出
应付账款:用应付账款支付费用的支出
其他应付款:用其他应付款支付费用的支出
营业支出科目的借方记录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贷方记录用来支付费用的资金来源。
营业支出是企业在业务运营期间发生的与业务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会计科目中,营业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1. 成本费用
原材料费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的成本
燃料动力费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燃料和动力的成本
制造费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资、折旧、厂房租金等间接费用
修理费: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等固定资产的修理和维护费用
2. 销售费用
销售人员工资:销售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等费用
销售佣金:支付给销售人员的佣金费用
广告宣传费:产品或服务的宣传和推广费用
销售差旅费:销售人员的差旅、住宿等费用
3. 管理费用
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等费用
办公费:办公用品、邮电费、通讯费等日常办公费用
差旅费:管理人员的差旅、住宿等费用
培训费用:员工培训和教育的费用
4. 其他营业费用
租金:业务经营场所的租金费用
水电费:业务经营场所的水电费用
保险费:业务相关的保险费用
咨询费:支付给外部顾问或专家的咨询费用
这些会计科目涵盖了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反映了企业为维持日常运营所付出的成本。
损益类科目记录期间损益变动情况,其借贷方表示遵循以下规则:
借方表示:
收入类科目:增加收入时,借方登记
费用类科目:发生费用或损失时,借方登记
贷方表示:
收入类科目:减少收入时,贷方登记
费用类科目:减少费用或弥补损失时,贷方登记
具体举例:
销售商品时,借方记入"营业收入"科目,贷方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支付房租时,借方记入"办公费"科目,贷方记入"现金"科目。
收到客户退货时,贷方记入"营业收入"科目,借方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发现存货盘亏时,借方记入"盘亏损失"科目,贷方记入"存货"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损益类科目的借贷方表示与资产类科目相反。资产类科目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损益类科目的借方表示增加收入或支出,贷方表示减少收入或弥补支出。
其他收益科目通常在损益表中作为增加收入的项目出现,具体位置如下:
1. 运营收入之外
其他收益科目通常记录在运营收入(营业收入)之后,表示与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
2.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例如来自股票和债券的股利和利息,通常归类为其他收益。
3. 实现收益
当公司出售资产或投资时,产生的收益会记入其他收益科目。
4. 其他非常规收入
其他非常规收入,例如政府补助、捐赠和罚款,也可能归类为其他收益。
记账分录
记账分录如下:
借:其他收益科目
贷:现金/应收账款
示例
一家公司出售了一台闲置的机器,产生了 5000 元的收益。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收益——机器出售收益 5000
贷:现金 5000
其他收益科目用于记录与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在损益表中运营收入之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