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算合同吗?为什么不能撤销合同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间借款行为,是指自然人之间在未经金融机构媒介的情况下,以借贷为目的而订立的借贷合同。虽然民间借贷不是由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的正式合同,但它仍然被视为一种法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民间借贷符合合同的构成要件。根据《合同法》,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民间借贷具备了合同的三个基本要件:合意、标的和形式。双方当事人就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达成一致,借款人借用款项并承诺偿还,即形成了合意;标的物为借款金额;民间借贷合同通常采用书面形式,但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只要民间借贷合同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借款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出借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
因此,民间借贷算合同,并且不能随意撤销。撤销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胁迫等原因,行使撤销权终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民间借贷合同一般不具备撤销的情形。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愿、诚实地履行合同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撤销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受法律保护吗?
民间借贷合同是指自然人之间订立的以借贷为目的而发生的书面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受法律保护,但必须具备一定的要件:
1. 合法的借贷目的
借款必须用于合法的用途,不能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2. 明确的借贷金额
合同中应明确借款金额,并以书面形式载明。
3. 约定的利息
借贷双方可以约定利息,但不得超过法定利率上限。超过部分的利息无效。
4. 还款期限
合同中应约定还款期限,逾期还款将承担一定的责任。
5. 书面形式
民间借贷合同金额较大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满足以上要件的民间借贷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受法院保护。如果出现借贷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借贷不能以高利贷为目的,否则将涉嫌犯罪。借贷双方应慎重签订合同,明确合同条款,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