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利息支付结束后之价值
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持有者在债券到期前有权定期收到利息,并可在到期时收回本金。债券利息支付结束后,其价值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金回收
债券的最终价值主要由本金回收决定。在债券到期时,持有者将获得其购买债券时所支付的本金。本金的价值不受利息支付的影响。
市场利率
债券的市场利率是指同类债券在当前市场上的收益率。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持有者可以投资于利率更高的其他债券,导致现有债券需求下降,价值降低。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价值往往会上升,因为投资者会寻求更高回报的投资。
信誉风险
债券发行人的信誉风险会影响债券的价值。如果发行人出现违约,债券持有者可能无法收回全部或部分本金和利息。债券持有者的损失程度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等级。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降低债券价值的实际回报。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债券收益率,持有者实际获得的回报将减少。
剩余期限
剩余期限是指债券到期前的剩余时间。剩余期限较短的债券通常比剩余期限较长的债券更具流动性,因此价值也更高。
债券利息支付结束后,其价值取决于本金回收、市场利率、信誉风险、通货膨胀和剩余期限等因素。投资者在投资债券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以最大化其投资回报。
有利息支付的债券的久期比债券的有效期长。
久期衡量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敏感的程度,而有效期则表示债券到期前投资者平均收回投资的时间长度。
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会下跌,导致久期较长的债券价格跌幅更大。这是因为久期长的债券包含更多未支付的利息,而这些利息在利率上升时价值会下降。
例如,假设两张债券的有效期均为 10 年。一张债券每年支付一次利息,每年的利息金额为 10 美元;另一张债券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每半年利息金额为 5 美元。后者债券的久期会更长,因为它的利息支付频率更高,利率上升时其价值受到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利率上升的时期,投资者应该投资久期较短的债券,以降低价格波动风险。相反,在利率下降的时期,投资者可以持有久期较长的债券,以获得更大的价格收益。
债券利息支付结束后,其价值通常会增加。原因如下:
1. 减少风险:随着利息支付的结束,投资者的风险降低,因为他们不再需要依赖利息收入。债券变为到期偿还本金的纯粹凭证,因此其价值更加稳定。
2. 机会成本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利率可能会上升。当利率上升时,其他投资的机会成本也会上升。当债券的利息支付结束时,其机会成本会降低,因为投资者不再能够获得更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3. 通胀预期:如果预期通胀率上升,那么债券的实质收益率就会下降。当债券的利息支付结束时,其价值通常会增加,以补偿通胀的预期影响。
4. 供求关系:当利息支付结束时,债券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提供了更高的收益率。这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涨。
5. 评级提高:随着债券的到期日临近,其评级通常会提高,因为发行人偿还债券的风险较低。评级提高也会导致债券价值上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债券价格的增加并不能保证。如果市场条件发生变化,例如利率大幅下降或发行人出现财务困难,债券价格也可能会下降。
当债券进入无息期(即利息支付完毕),其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面值:这是债券到期后偿付的本金金额。
2. 到期日距离当前日期:越临近到期日,债券价值越接近面值。
3. 无风险利率:这是市场上没有违约风险的最安全投资的收益率,通常以国债收益率为参考。
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价值 = 面值 / (1 + 无风险利率)^到期日距离当前日期
例如:
债券面值:1000元
无风险利率:3%
到期日距离当前日期:5年
则债券价值 = 1000 / (1 + 0.03)^5 = 862.63元
请注意,此公式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例如信用风险、流动性或通胀。在实际中,债券价值还可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