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追诉期限
借贷追诉期限是指债权人依法主张请求权的期间,超过此期限,债权人不得再向债务人请求履行义务。我国法律对借贷追诉期限有明确规定:
一般债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债务人自收到主张起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特殊债务:
票据债务:票据记载的到期日起超过五年。
索赔保函债务:索赔通知送达开立保函银行日起超过一年。
保证债务:主债务到期日起超过半年。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出借合同:合同约定期限满一年内。
计算方式:
借贷追诉期限从债权可行使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债权有固定的履行期限,则从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如果没有履行期限,则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注意:
诉讼时效期间自中断之日起停止计算,中断事由消失之日起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日。
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及时主张债权,避免诉讼时效过期的风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借款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
借款追诉时效的起算时间是:
有还款期限的借款: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款: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追诉时效期限为:
一般债务:三年
金钱债务(如借款):二十年
也就是说,债权人在追诉时效期限内起诉债务人的,法院会支持其主张;超过追诉时效期限起诉的,法院一般不会支持。
计算追诉时效的特殊情况:
债务人承认债务:从债务人书面确认债务时起,追诉时效重新计算。
债务人逃匿或死亡:追诉时效中止,从债务人重新出现或立案受理宣告死亡之日起重新计算。
债务人未成年:追诉时效自其成年之日起计算。
追诉时效的免除:
双方当事人达成免除追诉时效的书面协议:追诉时效不再适用。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五年: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宣告债务人失踪,失踪期间追诉时效中止。
注意:
追诉时效期间,债权人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保全自己的权利,如催收、发送催款通知等。
债务人不能以超过追诉时效为由拒绝履行债务,但债权人因超过追诉时效丧失了诉讼权利。
借款追诉时效:两年还是三年
借款追诉时效是指债权人向借款人追讨债务的期限。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借款追诉时效为三年。但存在以下两种例外情况:
两年追诉时效
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较短的追诉时效(不得少于一年)。
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已经发出支付令。
三年追诉时效
其他所有情况下,借款追诉时效均为三年。
时效起算点
借款追诉时效从以下时间起算:
借款到期还款之日起,即债权人首次有权主张权利之日。
借款合同终止或解除之日起。
时效中断
在追诉时效期间内,如果债权人以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方式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或者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时效将中断。中断后,时效重新起算。
时效消灭
当追诉时效期满时,债权消灭。债务人可以拒绝偿还债务,债权人不得再主张权利。
例外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超过了追诉时效,债权人仍有权向债务人追讨债务:
债务人承认债务。
债务人恶意逃避履行债务。
债权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归责于己的原因,未能及时主张权利。
借贷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借贷追诉期限和追诉时效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有着重大影响。
借贷追诉期限是指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期限。一般情况下,借贷追诉期限从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在我国,借贷追诉期限一般为三年。如果债权人未在追诉期限内主张权利,则其权利将受到法律保护,债务人不再承担还款义务。
追诉时效是指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期限。追诉时效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在我国,借贷追诉时效一般为二十年。如果债权人未在追诉时效内行使权利,则其权利将丧失,债务人不再承担任何义务。
需要指出的是,借贷追诉期限和追诉时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追诉期限是主张权利的期限,追诉时效是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期限。追诉期限届满后,债权人仍可以在追诉时效内主张权利,但如果追诉时效也届满,则债权人的权利将丧失。
在实践中,债权人应当注意借贷追诉期限和追诉时效的规定,及时主张权利,以避免因时效届满而丧失权利。债务人也应当了解上述规定,在时效期间内履行义务,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