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不还的后果十分严重:
征信受损:
逾期还款记录将被上传至个人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评分,今后办理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业务将受到限制。
平台催收:
借贷平台会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催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外包催收:
如果自身催收无果,平台可能会将债务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手段更为严厉,甚至可能对借款人进行骚扰、恐吓。
司法诉讼:
如果借款人长时间不还款,平台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强制执行,冻结借款人资产、限制其高消费行为等措施。
刑事处罚:
情节严重的,借款人可能会因涉嫌诈骗或拒不执行判决等罪行而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牢狱之灾。
不还款还可能造成以下后果:
影响人际关系:借款不还可能会导致亲朋好友疏远。
损害声誉:不良的信用记录会影响个人社会声誉。
限制个人发展:征信受损可能影响就业、升学等机会。
因此,借款前务必仔细评估自身还款能力,避免陷入借款不还的困境,造成严重后果。
2019年,借贷宝平台的催收人员针对逾期借款人采取了多种催收方式,其中“人人催”是主要的催收手段之一。
“人人催”是指借贷宝平台联合第三方催收公司,对逾期借款人进行催收。第三方催收公司会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联系逾期借款人,要求其尽快还款。
截至目前,关于2019年借贷宝“人人催”的最新情况尚未有明确的信息。但根据相关报道,借贷宝平台已于2021年全面终止与第三方催收公司的合作,因此可以推测,2019年实施的“人人催”催收方式目前已不再使用。
借贷宝平台的催收方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身风控策略进行调整。如遇到借款逾期的情况,请及时与借贷宝平台联系,协商还款方案。同时,借款人应理性借贷,按时还款,避免因逾期导致不良信用记录。
借贷宝都是714就不管吗?
自2019年开始,不少借贷宝借款人遭遇了所谓"714大限",即在逾期后第714天,借贷宝不再催收欠款,也不再计算利息。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借贷宝方面解释称,714天后停止催收是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指出,民间借贷合同超过3年未履行,债权人诉至法院主张权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一解释无法令借款人信服。他们认为,借贷宝在贷款时夸大宣传,诱导他们借款,但自己逾期后却不再催收,实为故意逃避责任。
714大限还带来了其他问题。一些借款人以为逾期714天后就不用还钱了,导致信用受损。而借贷宝的这一做法也可能助长借款人的违约行为。
对于714大限,监管部门也表示了关注。2021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现金贷机构不得利用714大限等手段规避监管。
借贷宝714大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法律、监管和商业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借贷宝、监管部门和借款人都有必要正视这一问题,共同寻找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既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又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2018年,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宣布取消人人催服务。这一举措引发广泛讨论。
人人催服务是一种向借款人社交网络好友发送催收信息的机制。借贷宝取消人人催,意味着平台放弃了向借款人好友施压的催收手段。
对于借款人来说,人人催服务无疑减少了还款压力。他们不再需要面对好友的催促和指责,可以避免因欠债而影响人际关系。同时,这也减轻了借款人被催收骚扰的负担。
对于平台方来说,取消人人催意味着催收成本的增加。借贷宝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追回欠款,这将导致平台利润空间的缩减。人人催服务的取消也可能导致逾期率的上升,进而影响平台的信誉度。
总体而言,借贷宝取消人人催服务是一项利弊并存的举措。对于借款人来说,它减轻了还款压力和催收骚扰;对于平台方来说,它增加了催收成本和逾期风险。随着借贷行业的不断发展,相信平台方会探索出更有效、合规的催收方式,以平衡借款人利益和平台运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