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个人住房贷款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在首次置业时,合理的运用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扣除政策,能够有效降低购房者的还贷压力。
根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首次置业并在2022年12月31日前取得住房贷款的纳税人,允许其在每月还贷时扣除一定额度的住房贷款利息。具体扣除标准为:
对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住房贷款的纳税人,扣除额度为每月1000元;
对2023年1月1日起取得住房贷款的纳税人,扣除额度为每月1200元。
需要注意的是,该政策适用于首次购买自住住房且面积不超过144平方米的普通住房。扣除金额以纳税人实际发生的贷款利息为上限,不得超过纳税人的综合所得收入额。
举例说明:假设张先生2022年3月购买了一套面积为120平方米的普通住房,贷款金额为10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首套房贷款利率为4.9%,每月房贷利息为4250元。根据政策规定,张先生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住房贷款利息。这意味着,张先生实际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将减少1000元。
合理运用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扣除政策,可以有效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帮助其早日实现安居梦。
首套房贷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减轻购房者负担
随着我国房价持续上涨,购房压力日益增大。为减轻首套房贷购房者的负担,国家出台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其中一项为首套房贷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
这项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符合条件的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首套房贷利息支出。扣除范围包括购房贷款期间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符合该项扣除条件的纳税人包括:
首次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属于普通住房的纳税人;
购买自住住房后,尚未享受过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
需要强调的是,该定额扣除不是退税,而是减少个税应纳税所得额。以个人月收入12000元、房贷利息支出每月1500元的纳税人为例,享受1000元定额扣除后,其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将减少1000元,对应减免个税200元(按照12%的税率计算)。
首套房贷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政策有效减轻了首套房贷购房者的负担,对于促进住房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