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国家规定的银行存款利率称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和调整的。
2023年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最新的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为3.65%和4.3%。
其中,一年期LPR对应的大额存单利率为3.35%,五年期以上LPR对应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85%。因此,截至2023年2月24日,国家保护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5%,五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为3.8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可能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存款规模等因素,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实际存款利率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您在存款前咨询具体银行的存款利率情况,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国家保护利息之谜:24%还是36%
我国法律对国家保护利息的规定一直存在争议,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24%和36%。
24%说:
支持这一说法的依据主要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发布的《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规定,逾期偿还借款的利息,按法律现行利率计算;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超出部分无效。根据现行银行同类贷款利率,逾期利息应为年利率的24%。
36%说:
这一说法的依据则源于《民法典》第632条。该条规定,非高利贷借款的利息约定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无效。支持这一说法的观点认为,《民法典》是上位法,其规定应优先于《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最高法院的最新回应: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该解释对国家保护利息进行了明确规定,即:
非高利贷的借款,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
高利贷的借款,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3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的解释,国家保护利息的标准分为两种情况:
非高利贷借款:年利率不得超过24%。
高利贷借款:年利率不得超过36%。
值得注意的是,高利贷的认定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涉及借贷双方是否具有恶意、借款利率是否明显高于市场利率等因素。
2021 年国家保护利息的最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居民储蓄意识的增强,利息收入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国家出于保护人民利益的目的,对存款利息设置了最高限额,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降至 2.1%,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下降至 0.35%。同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动利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2021 年全国最高存款利息利率不得超过基准利率的 1.5 倍。也就是说,一年期存款的最高利率不超过 3.15%,活期存款的最高利率不超过 0.53%。
各家金融机构在设定存款利率时,通常会参考市场利率、自身资金成本和风险偏好等因素。截至 2021 年底,市场上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 2.2% 至 2.8% 之间,活期存款利率普遍在 0.3% 至 0.5% 之间。
国家对存款利息的保护措施,保障了广大储户的利益,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利息空间,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当前国家保护存款利率如下:
人民币存款利率
活期存款:0.25%
定期存款:
1个月(含)以内:1.15%
3个月(含)至6个月:1.95%
1年(含)至2年:2.10%
2年(含)至3年:2.25%
3年(含)至5年:2.55%
5年(含)以上:2.65%
外币存款利率
美元存款:
活期存款:0.10%
定期存款:
1个月(含)以内:0.65%
3个月(含)至6个月:1.05%
1年(含)至2年:1.15%
2年(含)至3年:1.25%
3年(含)至5年:1.35%
5年(含)以上:1.45%
欧元存款:
活期存款:0.10%
定期存款:
1个月(含)以内:0.35%
3个月(含)至6个月:0.65%
1年(含)至2年:0.75%
2年(含)至3年:0.85%
3年(含)至5年:0.95%
5年(含)以上:1.05%
其他币种存款利率
港币存款:
活期存款:0.10%
定期存款:
1个月(含)以内:0.55%
3个月(含)至6个月:0.95%
1年(含)至2年:1.05%
2年(含)至3年:1.15%
3年(含)至5年:1.25%
5年(含)以上:1.35%
以上利率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仅供参考,以具体金融机构实际利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