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约定逾期付款利息能否主张?
在民法中,逾期付款利息是一种因债务人逾期履行金钱给付义务而产生的利息。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未约定逾期付款利息的情形。在未约定逾期付款利息的情况下,债权人是否可以主张逾期付款利息呢?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对此作出了规定:“没有约定逾期利息的,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支付不高于银行贷款利息的利息。”由此可见,即使未约定逾期付款利息,债权人仍可以请求债务人支付不超过银行贷款利息的利息。
这一规定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方面,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确保其因债务人逾期履行义务而造成的损失得到一定的补偿。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债权人索取过高利息的可能性,防止债务人因无力支付巨额利息而陷入困境。
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主张未约定逾期付款利息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债权属于金钱给付义务;
债务人已逾期履行;
债权人没有与债务人约定逾期付款利息;
债权人请求的利息不高于银行贷款利息。
在未约定逾期付款利息的情况下,债权人仍可以主张逾期付款利息。但其主张的利息不得超过银行贷款利息。
未主张逾期利息的判决案例
在司法实践中,债权人起诉要求还款时,往往会主张逾期利息。也有部分案件中,债权人未主张逾期利息,法院在判决时也未对此作出判决。
案例一
原告起诉被告借款不还,被告承认借款事实。原告在起诉状中未主张逾期利息,法院在判决中亦未对此作出判决。
案例二
原告起诉被告欠付货款,被告承认欠款事实。原告在起诉状中主张逾期利息,但法院在判决中未对此作出判决。
对于上述情况,法院未判决逾期利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债权人未主张。债权人享有主张逾期利息的权利,但此项权利并非强制性须行使的。债权人可以自愿放弃主张逾期利息。
2. 违反诚信原则。如果债权人此前明确表示放弃逾期利息,但在起诉后又反悔主张逾期利息,则违反了诚信原则,法院可以不予支持。
3. 证据不足。债权人主张逾期利息,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如果债权人不能提供证据,法院可以不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债权人未主张逾期利息,在执行判决时一般不能再主张逾期利息。因此,债权人在起诉前应慎重考虑是否主张逾期利息。
未主张逾期利息可以支持吗?
在合同违约纠纷中,债权人未在起诉状中主张逾期利息,是否仍然可以得到支持?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支持观点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6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利息的,债权人可以请求违约金或者利息,但不能同时主张。因此,债权人在未主张违约金的情况下,可以主张逾期利息。
公平原则:违约方逾期履行债务,给债权人造成实际损失,应当承担利息赔偿责任。债权人未主张逾期利息,并不能免除违约方的赔偿义务。
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26条规定,当事人未在起诉状中主张续收逾期利息或违约金,但已做请求继续履行债务金钱给付内容的,人民法院应视为已请求续收逾期利息或违约金。
反对观点
程序法定:民事诉讼法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承担举证责任。债权人未在起诉状中主张逾期利息,即表明其未就该项权利提出请求,理应丧失诉权。
保护债务人:债务人根据起诉状决定如何应对诉讼。如果债权人在起诉状中未主张逾期利息,债务人可能会据此认为不需要承担利息责任,从而对自己造成不公平。
避免混淆:同时主张逾期利息和违约金会混淆不同的法律责任,导致诉讼程序混乱。
综合以上观点,对于未主张逾期利息是否可以支持,各方存在分歧。目前司法实践倾向于支持债权人的主张,但建议债权人在起诉状中明确提出逾期利息请求,以避免争议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