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减去营业利润等于营业外收入及支出净额,简称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支净额反映了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支出。具体包括:
收入性项目:包括利息收入、股利收入、汇兑收益等。这些收入不属于企业的核心业务活动,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支出性项目: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罚款等。这些支出不属于企业的正常运营成本,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营业外收支净额通常分为两类:
经常性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收入或支出,例如利息收入或罚款。
非常性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或支出,例如出售固定资产的收益或非经营性损失。
企业通过分析营业外收支净额,可以了解其在核心业务活动之外的财务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策略。例如,如果企业营业外收支净额为负,则表明企业需要加强非经营性收入来源或控制非经营性支出,以改善财务状况。
计算营业收入减利息净收入的公式:
营业收入 - 利息净收入 = 营业收入净额
其中:
营业收入:企业通过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
利息净收入:企业收取的利息收入减去支付的利息费用后的净额。
计算步骤:
1. 减去利息费用:从营业收入中减去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
2. 加上利息收入:将企业收取的利息收入加到营业收入上。
示例:
一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100 万元,收取的利息收入为 2 万元,支付的利息费用为 5 万元。
计算营业收入减利息净收入:
营业收入 = 100 万元
利息费用 = 5 万元
利息收入 = 2 万元
营业收入净额 = 营业收入 - 利息净收入
= 100 万元 - (5 万元 - 2 万元)
= 100 万元 - 3 万元
= 97 万元
因此,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利息净收入为 97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