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銀行利息,粵語有個專門嘅詞語嚟描述,就係「利息」。
「利息」嘅發音係「lei6 sik1」,意思係借錢畀人或存錢喺銀行所收取嘅回報。當你借錢畀人,就會收到「利息」。而當你將錢存入銀行,銀行就會向你支付「利息」,作為你存放資金嘅回報。
「利息」嘅計算方法通常係基於借貸金額或存款金額,以及借貸期限或存款期限。不同嘅銀行或金融機構會有唔同嘅「利息」計算方法和利率。
喺粵語入面,「利息」亦都被用嚟比喻某啲額外嘅好處或得益。例如,「我幫咗你咁多,你唔請我食飯當係『利息』咩?」
需要注意嘅係,「利息」同「利率」係兩個唔同嘅概念。「利息」係實際收取嘅金額,而「利率」係計算「利息」所使用嘅百分比。
總體嚟講,粵語中嘅「利息」係一個表示借錢或存錢所收取回報嘅常用詞語,喺日常生活和金融領域中都廣泛使用。
粤语中,“利利是”的意思是“压岁钱”。
“利”在粤语中有“福气”、“利益”之意,“是”是“是的”的意思。所以,“利利是”意为“福气多多、财富满满”。
相传,古代过年时人们会用一个红包装着铜钱送给自己家的小孩,寓意新年能带来福气和财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利利是”逐渐演变成用红包装钱或一些小礼品送给亲朋好友,表达新年的祝福。
在粤语地区,小朋友在过年期间都会收到长辈派发的“利利是”,寓意来年平安健康、学业有成。
如今,“利利是”已成为粤语地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也体现了粤语文化中对福气和财富的重视。
息口(息,发音“锡”;口,发音“号”)
利率喺粵語入面通常叫做「利息」,讀音為「lei3 sik1」。
利息呢個詞彙喺粵語日常用語中經常出現,舉幾個例子:
「銀行存款有幾多利息?」(Bank deposits have what interest rate?)
「貸款利息好高,我負擔唔起。」(The loan interest rate is too high, I can't afford it.)
「投資股票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有賺有蝕,利息都係浮動嘅。」(You should be mentally prepared when investing in stocks, there can be both profits and losses, and interest rates fluctuate.)
除了「利息」之外,粵語中還有其他表示利率的詞彙,例如:
「年息」:一年期的利率
「息率」:利率
「息口」: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語境中,這些詞彙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年息」通常用於存款或債券等收益性投資,而「息率」和「息口」則可以用於各種利率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