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仲裁所需的资料:
1. 申请书:需载明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及理由等。
2. 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护照等。
3. 仲裁协议:网贷合同或其他载有仲裁条款的书面文件。
4. 证据材料:与争议事实相关的借款合同、还款记录、催收记录、聊天记录、截图等。
5. 仲裁费预交凭证:仲裁机构根据案情确定仲裁费,需预先缴纳。
6. 委托书(非本人申请时):委托他人代理时,需提供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
所需资料需复印一式多份,根据仲裁机构要求提交。建议提交时整理齐全,并按顺序装订成册,以便仲裁员审理。仲裁机构可能会根据具体案件要求提供其他补充材料。
当网贷借款人无力偿还时,许多人会选择通过网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对于"网贷仲裁没钱还"的情况,仲裁委员会一般会做出以下处理:
裁决还款责任
仲裁委员会仍会认定借款人需偿还欠款本息。即使借款人无力偿还,仲裁裁决仍具有法律效力。
协商还款计划
仲裁委员会可能会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协助其与网贷平台协商制定还款计划。例如,延长还款期限、分期还款或减免部分利息。
酌情减免债务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借款人确实无力偿还,并且符合一定的条件,仲裁委员会可能会酌情减免部分债务。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强制执行
如果借款人没有按照裁决偿还欠款,网贷平台可能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能会采取冻结银行账户、拍卖财产等措施,以强制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
影响征信
网贷仲裁裁决后,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可能会受到影响。若未能按时偿还债务,会对借款人的个人征信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后续贷款申请。
因此,对于无力偿还网贷的情况,借款人应主动与网贷平台沟通,寻求协商还款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效,可以考虑通过网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但需要注意的是,仲裁委员会不会豁免借款人的还款责任,无力偿还可能面临强制执行或征信受损等后果。
网贷仲裁结果出来后,如果当事人不自觉履行,则需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执行:
1. 申请执行令:
仲裁裁决生效后,申请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令。
申请执行时,应提交仲裁裁决书、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
2. 法院审查:
法院收到执行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确认仲裁裁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仲裁程序。
法院认为执行令无误的,会签发执行令。
3. 执行措施:
法院根据执行令采取执行措施,包括:
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和财产
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行为(如交出物品)
4. 执行异议:
被执行人对执行措施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
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会撤销或变更执行措施。
5. 执行终结:
仲裁裁决已执行完毕,被执行人已履行全部义务的,法院会终结执行程序。
注意事项:
当事人应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否则可能承担妨碍执行的法律责任。
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有权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执行活动应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