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贷款信息后主动打电话给你的贷款平台,属于营销行为,以下几种性质:
主动推销:平台主动向你推销贷款产品,希望你申请贷款。通常,平台会根据你填写的个人信息和信用状况,提供定制化的贷款方案。
审核回访:在你提交贷款申请后,平台可能会打电话回访,核实你的申请信息,并询问你是否有任何问题。这是平台在进行贷款审核的一部分。
提醒还款:如果你已经申请到贷款,平台可能会在到期前打电话提醒你按时还款。这是平台为了避免你逾期而采取的措施。
催收提醒:如果你错过了还款期限,平台可能会打电话催收。这是平台在敦促你偿还贷款本息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平台在没有你允许的情况下频繁打电话,或在不恰当的时间打电话,则可能属于骚扰行为。你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
在填写贷款信息时,务必仔细阅读平台的隐私政策和相关条款,了解平台如何使用你的个人信息,以及如何联系你。
贷款公司主动打电话联系你,并不一定是真的。近年来,不法分子冒充贷款公司诈骗的案件频发,因此,接到此类电话时需要保持警惕,谨防被骗。
正规贷款公司一般不会主动打电话推销贷款。他们通常通过客户主动申请或银行等合作渠道进行贷款业务。
诈骗分子往往会以低利率、快速放款为诱饵,吸引受害者上钩。他们会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或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一旦受害者提供信息,诈骗分子可能会窃取资金或用于其他非法活动。他们还可能恶意扣取手续费或其他费用,造成受害者经济损失。
因此,如果你接到贷款公司主动打电话,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冷静,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2. 核实对方身份。通过官方渠道或网站查询贷款公司的联系方式,与来电者核实是否一致。
3. 谨慎对待贷款条件。正规贷款公司不会提供过于优厚的贷款条件。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有疑问,可以向金融监管机构、警方或律师咨询。
切记,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如对贷款公司主动打电话的真实性存疑,请务必提高警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机械的声音,询问我是否认识某个人,并报出了一个陌生人的姓名。
我感到十分疑惑,随即否认道:“不认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继续说道:“请问您是否贷款过?”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贷款平台在给我打电话。我曾申请过一次贷款,但后来没有通过审核。我以为此事已经结束,没想到他们又联系我了。
我再次否认了贷款的事实,并要求他们不要再给我打电话骚扰。可是,对方并没有理会我的要求,反而追问道:“您确定不认识这个人吗?他填写的联系方式是您的。”
我再次强调我不认识,并再次要求他们不要再骚扰我。
这一次,对方终于不再追问,而是提醒我:“如果您收到陌生电话或者信息,请谨慎对待。不要轻信对方,以免上当受骗。”
挂断电话后,我感到一阵后怕。我不禁感叹,网络借贷平台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在申请贷款时,一定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避免被他人盗用。如果遇到类似的电话骚扰,千万不要慌乱,及时否认并要求对方停止骚扰。
贷款平台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日夜不停地拨打我的电话。起初,我还能耐心接听,试图解释我不需要贷款。他们的执着令人发指。从清晨至深夜,他们无休无止地轰炸我的手机,干扰我的生活和工作。
我曾尝试屏蔽他们的号码,但他们却更换新的号码继续打电话。我向运营商投诉,但收效甚微。贷款平台似乎掌握了我所有的信息,变换着身份、使用着不同的借口,让我防不胜防。
他们的套路早已摸得通透。他们先以诱人的低利息吸引我,一旦我流露出丝毫犹豫,便开始软磨硬泡,不断承诺各种优惠条件。当我终于妥协,提供了一些个人信息后,他们又改口要求我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甚至声称如果不提供,就会影响我的信用评分。
这种骚扰式的推销行为让我感到厌恶和恐惧。我担心我的个人信息会被滥用,我的信用记录也会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他们无休止的电话轰炸严重影响了我的精神状态。
我呼吁贷款平台停止这种不道德的推销方式。我们不是商品,不应该被当成赚钱的工具。尊重我们的隐私和意愿,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