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是指企业在购入货物或服务时,向销售方支付的增值税。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规则规定,进项税在会计科目中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属于借方科目。
这是因为:
进项税是企业向税务机关应缴纳的税款。按照会计恒等式,借方增加,贷方减少,所以进项税应计入借方科目。
企业购入货物或服务时,实际支付金额包括货物或服务本身的价值和应缴纳的进项税。进项税是企业向销售方预缴的税款,因此需要在会计账簿中予以体现。
计入借方科目后,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将与销售额扣除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相抵,从而得出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值得注意的是,进项税只有在企业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时,才能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不具备进项税抵扣资格,需要全额缴纳增值税。
进项税在会计处理中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属于借方科目。这符合会计恒等式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应交税费——进项税在会计核算中属于负债科目,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借贷平衡原则,负债增加时,借方登记,贷方登记减少。
当企业取得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等应税行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交税费——进项税科目借方登记进项税额,贷方登记应付增值税科目。
例如,某企业取得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金额为 100,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6%,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进项税 6,000
贷:应付增值税 6,000
当企业缴纳进项税时,应交税费——进项税科目贷方登记,借方登记银行存款或其他现金科目。
例如,企业向税务机关缴纳 6,000 元进项税,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交税费——进项税 6,000
由此可见,应交税费——进项税在会计核算中属于负债科目,增加时借方登记,减少时贷方登记。
进项税在借方还是贷方填写,取决于会计科目和业务性质。
进项税贷方填写的情况:
进项税账户(2221):
借方:缴纳进项税
贷方:收到增值税发票,形成应付进项税
进项税借方填写的情况:
应付账款账户(2202):
借方:收到增值税发票,确认应付进项税
贷方:商品或服务的采购成本、费用
其他应付款账户(2203):
借方:收到增值税发票,确认应付其他进项税(如服务费进项税)
贷方:相关费用或支出
特殊情况:
进项税转出账户(2222):
借方:将进项税从进项税账户转出
贷方:应付账款账户或其他应付款账户
应交增值税账户(2223):
借方:申报并缴纳应交增值税(包括进项税)
贷方:应付账款账户或其他应付款账户
填写原则:
进项税增加,在贷方填写。
进项税减少或转出,在借方填写。
应付账款账户等相关账户,进项税在借方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