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是否属于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定义:主动负债是指商业银行主动吸收的资金,通常具有期限长、成本高的特点。而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目的是调节货币供应,稳定金融市场。
2. 主动性:再贷款并非商业银行主动发起的借贷行为,而是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调控需要而提供的资金支持。因此,再贷款并不符合主动负债的主动性特征。
3. 成本:再贷款的利率通常低于市场利率,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这与主动负债的高成本特征相矛盾。
4. 用途:再贷款的用途受中央银行的限制,通常用于满足流动性需求或支持特定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主动负债则可用于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和投资。
再贷款不具有主动负债的主动性、高成本和用于日常运营等特征。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再贷款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而是中央银行为调节货币供应和稳定金融市场而提供的特殊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是指银行吸收的,在到期前银行不能自行解除的对存款人的债务。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的是:
C. 银行同业存款
银行同业存款并非存款人与银行之间的债务关系,而是商业银行之间相互存放的资金,属于银行的资金来源,而非负债。
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主要包括:
活期存款:客户随时可以支取的存款,如活期储蓄存款、活期信用透支。
定期存款:有固定存期的存款,如定期储蓄存款、大额存单。
储蓄存款:个人或单位自主存取的存款,如普通存折、存单。
商业银行主动型负债
商业银行负债可分为两类:主动型负债和被动型负债。主动型负债是指银行主动寻求的负债,目的是获取资金用于放贷或投资等业务。
以下属于商业银行主动型负债的是:
1. 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一种有固定期限的存款产品。客户将资金存入定期存款账户,并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收益。
2. 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一种随时可以支取的存款产品。客户可以随时存入或支取资金,无需提前通知银行。
3. 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是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一种需要提前通知银行才能支取的存款产品。客户需要提前一定期限通知银行,才能支取资金。
4. 同业存款
同业存款是指银行从其他银行吸收的资金。银行之间相互借贷资金,以调节各自的流动性需求。
这些负债都是商业银行主动寻求的,以获取资金用于其业务运营。通过主动负债管理,商业银行可以优化其资金来源,控制负债成本,并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存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