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为 r,一年计息 m 次,则年实际利率 i 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i = (1 + r/m)^m - 1
推导:
假设有一笔本金 P,年利率为 r,一年计息 m 次。那么,每个计息期的利率为 r/m。
在第一个计息期,利息为 P r/m。在第二个计息期,利息为 (P + P r/m) r/m = P r/m (1 + r/m)。以此类推,在第 m 个计息期,利息为 P r/m (1 + r/m)^(m-1)。
因此,一年的总利息为 P r (1 + r/m)^(m-1)。
根据复利计算公式,年实际利率 i 满足以下方程:
P (1 + i) = P + P r (1 + r/m)^(m-1)
化简可得:
i = (1 + r/m)^m - 1
实例:
例如,年利率为 5%,一年计息 12 次,则年实际利率为:
i = (1 + 0.05/12)^12 - 1 = 0.05116 ≈ 5.12%
年利率为 r%,每 n 次计息一次,则年实际利率为 i%。根据复利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 i = (1 + r/n)^n - 1。
例如,如果年利率为 5%,每季度计息一次,则 n = 4。将这些值代入公式,我们得到年实际利率 i = (1 + 0.05/4)^4 - 1 = 0.05063,即年实际利率为 5.063%。
相比于年利率,年实际利率更能真实地反映存款或贷款的实际收益率或成本率。因为复利计算方式会使实际收益率或成本率高于年利率。
在选择存款或贷款产品时,不仅要关注年利率,还应考虑计息次数。计息次数越多,年实际利率就越接近年利率。若计息次数为 12(每月计息一次),则年实际利率与年利率几乎相等。
对于利率较高的产品,即使计息次数较少,年实际利率也会显著高于年利率。因此,在选择利率较高的产品时,应更加关注年实际利率,而不是年利率。
假设您存入了本金为X元的存款,年利率为10%,每季度计息一次,每年年末支付13000元的利息。
每季度的利息为:X元 10% / 4 = X元 0.025
每年年底支付的利息为:X元 10% = X元 0.1
根据题目,每年年末支付的利息为13000元,因此:
X元 0.1 = 13000
解得:X元 = 13000 / 0.1 = 130000
因此,您需要存入本金为130000元才能在年利率为10%、每季度计息一次的条件下,每年年末获得13000元的利息。
注意:
该计算未考虑复利的影响。
实际利息收入可能受到税费和其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