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在借方是否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交易的类型。
进项税(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支付的税款):
进项税计入借方,增加增值税应交税额。
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
销项税(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收到的税款):
销项税计入借方,增加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方:增值税销项税额
增值税应交税额(应交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则增值税应交税额为负数,计入借方,减少增值税应交税额。
如果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则增值税应交税额为正数,计入借方,增加增值税应交税额。
因此,在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都会增加,而增值税应交税额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差额。
增值税为一种流转税,主要对商品(含应税劳务)增值额征收。其反映在会计分录中,借方和贷方分别表示不同含义:
借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表示企业对已售商品或劳务,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表示企业在购入商品或劳务过程中,支付给对方的增值税额。
贷方:
应交增值税-应纳税额:表示企业计算出的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
库存商品:表示企业本期购入的商品,其进项税额已计入成本,暂列在库存商品科目中。
银行存款:表示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款已汇出。
借方和贷方的关系:
销项税额的借方金额=应交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贷方金额
进项税额的借方金额=库存商品的贷方金额
应交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借方金额=银行存款的贷方金额
通过对增值税借方和贷方的理解,企业可以正确记录增值税业务,计算应缴税额,满足国家税收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