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认房认贷政策正式实施于2022年1月21日。
该政策规定,个人在上海购买住房时,除首套房外,其余住房贷款将按照认房认贷的方式计算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具体而言,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提高至50%,第三套及以上住房首付比例提高至70%,贷款利率也相应上浮。
此项政策旨在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通过限制非首套房的信贷规模,减少市场资金过度流入,避免房价大起大落,保护购房者的权益。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认房认贷政策不适用于无房且名下无贷款记录的家庭,他们仍然可以按照首套房的政策购买住房。而对于已持有住房贷款的家庭,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还清贷款或出售房屋等方式解除认房认贷限制。
上海认房认贷政策的实施,对于稳定上海楼市、促进居住用房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抑制过度的投机炒作,保障刚需购房者的权益,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上海认房又认贷政策始于何时
上海“认房又认贷”政策始于2021年12月15日。
该政策规定,对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55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加105个基点。也就是说,对于二套房购房者,不僅要考慮房屋總價,還要考慮家庭總負債。
同时,上海还对购买改善性住房的家庭提出了认定标准。认定标准为:
家庭名下无自有住房且连续在本市缴纳社保满2年;
家庭名下无自有住房且有未成年子女;
家庭名下只有一套自有住房面积小于60平方米的;
家庭名下只有一套自有住房已结清贷款且面积小于60平方米的;
家庭名下只有一套自有住房已结清贷款且户口迁入不满5年满2年的。
“认房又认贷”政策的实施旨在稳定上海房地产市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认房认贷与认贷不认房
上海作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对于购房者而言,一个重要问题是上海是实施“认房认贷”还是“认贷不认房”。
认房认贷是指购房者申请贷款时,贷款机构会同时考虑购房者名下已有的住房套数和贷款情况。如果购房者名下已有一套住房且未结清贷款,那么贷款机构对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额度和利率将有所限制。
认贷不认房是指购房者申请贷款时,贷款机构只考虑购房者的贷款情况,不考虑购房者名下已有的住房套数。这意味着,即使购房者名下已有一套住房,依然可以按照首套房的贷款标准申请贷款。
对于上海而言,目前实施的是“认房认贷”政策。这意味着购房者在上海购房时,需要考虑名下已有住房对贷款的影响。
认房认贷政策的利弊
优点:
抑制炒房
防止杠杆过高
稳定市场
缺点:
影响改善型住房需求
增加购房成本
限制市场流动性
认贷不认房政策的利弊
优点:
促进改善型住房需求
降低购房成本
提高市场流动性
缺点:
可能助长炒房
增加金融风险
加剧房价上涨
对于上海来说,选择哪种政策取决于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政策目标。如果上海希望抑制炒房和稳定市场,那么认房认贷政策更为合适。如果上海希望促进改善型住房需求和提高市场流动性,那么认贷不认房政策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