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利息是股权现金流量的一部分,但并不属于实体现金流量。这是由于税后利息是在计算股权现金流量时减去的非现金费用,而非实际收到的现金。
股权现金流量反映的是公司经营活动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其中包括净收入、折旧和摊销等非现金收益以及利息等非经营费用。税后利息是已支付利息减去利息税盾后的金额,在计算股权现金流量时作为非现金支出予以扣除。
而实体现金流量则反映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实际现金流入和流出,不包括非现金项目。税后利息不属于实体现金流量,是因为利息支付不是实际的现金流出。利息税盾也不是实际的现金流入,因为它只是减少了应付的税款。
因此,税后利息虽然在计算股权现金流量时作为非现金费用扣除,但它不属于实体现金流量。这是因为税后利息不是实际收到的现金,也不代表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实际现金流入或流出。
后净利是公司股息分配的基础和最高限额。
税后净利润是公司在缴纳所有相关税费和费用后剩余的利润。它代表了公司在特定期间获得的实际收入。根据公司法和会计准则,税后净利润被视为股息分配的基础和最高限额。
基础
税后净利润决定了公司有多少可分配的利润,即有多少利润可以支付给股东作为股息。公司通常将税后净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再投资和保留收益,另一部分用于支付股息。
最高限额
税后净利润也决定了公司可支付股息的最大金额。公司不能支付超过其税后净利润的股息。如果公司这样做,就会出现违反法律和会计准则的情况,并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困难。
原因
法律要求:法律规定公司只能以其赢利支付股息,而税后净利润是盈利的衡量标准。
偿债能力:支付超出税后净利润的股息会损害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可能导致破产。
投资:保留一部分税后净利润用于再投资和保留收益对公司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
因此,税后净利润是公司股息分配的基础和最高限额,因为它代表了可分配利润和支付股息的能力。
用税后利润发放现金股利不会导致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
当公司用税后利润发放现金股利时,该利润会被从留存收益中扣除。留存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发放现金股利会减少留存收益,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可以将其视为从所有者手中拿出一部分钱发放给他们。虽然这笔钱最初是公司利润的一部分,但在发放现金股利后,它不再属于公司,因此也不会计入所有者权益。
用一个公式表示:
所有者权益 = 股本 + 留存收益
发放现金股利:
留存收益 - 现金股利 = 新留存收益
所以:
所有者权益 = 股本 + (新留存收益)
可以看出,发放现金股利会减少留存收益,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而不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