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所获得的收入。根据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的记账方法如下:
借:营业外收入
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项)
借方记账原因:
营业外收入的借方记账表示企业增加了一项资产,即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项。这是因为营业外收入通常会产生债权,即第三方欠企业金钱。
贷方记账原因:
营业外收入的贷方记账表示企业增加了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项的余额。这反映了企业对第三方拥有债权,即第三方需要向企业支付应收款项。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出售了一项非经营性资产,获得了50万元的收入。那么,该企业将做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收入 50万元
贷:应收账款 50万元
通过该分录,企业记录了5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并增加了应收账款余额50万元。
营业外收入在借方表示企业在非正常情况下获得的收入,性质通常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当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将其记入借方的原因在于:
1. 会计恒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营业外收入属于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增加借方资产。
2. 双重登记法:会计采用双重登记法,即每一笔业务都需要在借方和贷方同时登记。营业外收入属于借方登记,因此在借方表示。
3. 收入优先原则:在会计中,收入优先于费用。当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应首先将其记入借方,然后再将其与费用进行匹配。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收到政府补助 100,000 元,则该笔营业外收入将记入借方,即:
借:营业外收入 100,000
贷:所有者权益 100,000
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收入在借方表示并不是表示企业获得了利润。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有着不同的性质,不能直接与费用进行匹配。只有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后的差额才构成企业的利润。
营业外收入科目借贷方向表示
营业外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其借贷方向表示反映了企业非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情况。
借方:
当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营业外收入科目借方登记。表示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常见的营业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利收入、不动产出租收入、投资收益等。
贷方:
当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营业外收入科目贷方登记。表示营业外收入的减少。常见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利息支出、罚款支出、营业外损失等。
注意:
营业外收入科目是一个双向科目,既能借方登记,也能贷方登记。
营业外收入科目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取得的营业外收入总额,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支出总额。
营业外收入科目余额为借方余额时,表示企业取得的营业外收入大于营业外支出,为应收账款;余额为贷方余额时,表示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大于营业外收入,为应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