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同签了还没下款可以取消吗
贷款合同签署后,贷款人会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会放款。一般情况下,在审核通过之前,借款人可以取消贷款合同,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违约金的金额通常在贷款合同中约定,一般为贷款金额的1%至5%。如果借款人在审核通过后取消贷款合同,银行可能会收取更高的违约金。
取消贷款合同的流程:
1. 提交书面申请:借款人需要向贷款机构提交一份书面申请,表明取消贷款合同的意向。
2. 支付违约金:在银行审核通过后,借款人需要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金额支付违约金。
3. 签署合同解除协议:银行和借款人需要共同签署一份合同解除协议,确认贷款合同的解除。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借款人已经支付了违约金,贷款机构仍有权拒绝解除贷款合同。
如果借款人在审核通过后取消贷款合同,可能会影响其个人征信。
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前,借款人应该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违约金的具体规定。
贷款合同签了还没下款是可以取消的,但需要支付违约金。取消贷款合同前,借款人应该仔细考虑利弊,避免对个人征信造成不良影响。
贷款合同文件中一般在以下几个地方标注了首套房:
1. 贷款用途说明
贷款用途说明中通常会明确借款人本次贷款是用于购买首套房,例如:“本次贷款用于购买个人首次自住住房”。
2. 房屋性质
贷款合同中会对抵押物(即购买的房屋)的性质进行说明,首套房一般会标注为“普通住宅”或“非普通住宅”。其中,“普通住宅”通常是指用于自住而非经营或投资的房屋。
3. 首付比例
首付比例是购房者在贷款前支付的房屋价款比例。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一般较低,通常为20%~30%。贷款合同中会明确约定该比例。
4. 利率优惠
首套房贷款通常会享受一定的利率优惠。例如,商业贷款利率可能会比非首套房贷款利率低一个基点左右。贷款合同中会显示具体的首套房贷款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贷款合同的条款和细节可能因贷款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借款人应仔细阅读并理解贷款合同中有关首套房的标注信息。
贷款合同签了能撤销吗
贷款合同一旦签署,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借款人可以撤销合同。
撤销贷款合同的条件
格式条款不公平:如果贷款合同中含有对借款人明显不公平的格式条款,借款人可以在收到合同后20日内书面通知贷款人撤销合同。
重大误解:如果借款人对贷款合同的主要内容存在重大误解,例如贷款金额、贷款期限或利息,可以在收到合同后5日内书面通知贷款人撤销合同。
欺诈或胁迫:如果贷款人通过欺诈或胁迫手段迫使借款人签署贷款合同,借款人可以随时撤销合同。
撤销贷款合同的程序
书面通知:借款人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贷款人撤销合同,并说明撤销理由。
提交证据:如果借款人是基于重大误解或欺诈撤销合同,需要提交相关证据支持。
及时撤销:对于格式条款不公平,借款人需要在20日内撤销;对于重大误解,借款人需要在5日内撤销。
撤销合同的后果
合同失效:撤销贷款合同后,合同失效,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解除。
返还款项:如果借款人已经收到贷款,需要按照合同规定返还贷款本息。
违约责任:如果借款人未及时或未按规定撤销合同,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提醒
借款人应谨慎对待贷款合同,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以免出现因误解或欺诈而签订合同的情况。如果发现贷款合同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