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最高院关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全文(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2020)



1、最高院关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全文

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民间借贷合同自成立之时生效。

民间借贷合同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当事人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条款有争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解释。

第三章 利息

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无效。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借款人未按时支付利息的,贷款人可以请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

第四章 担保

民间借贷合同可以设定担保。

担保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担保义务。

第五章 履行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贷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提供借款。

第六章 违约责任

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贷款人逾期提供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第七章 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第八章 附则

本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2020

2020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14条,对民间借贷纠纷中的一些争议性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借款利率上限

《解释》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部分无效。

二、借据形式

《解释》明确,民间借贷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出借人向借款人出具收条等凭证也可以认定为借贷合同。

三、担保形式

《解释》规定,民间借贷可以采用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方式,但不得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

四、诉讼时效

《解释》规定,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五、利息计算

《解释》规定,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应当遵循《合同法》的规定,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解释》的出台对于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保护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借款人应当合理借款,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出借人应当合法出借,避免因高息借贷而承担法律风险。

3、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2021

2021 年 8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民间借贷的认定、利率保护、诉讼时效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规定》明确了民间借贷的认定标准,即具有借贷合同的形式,内容合法,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对于利率,《规定》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利率上限的利息,法院不予支持。

在诉讼时效方面,《规定》规定,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算。如果债务人承认债务存在,或者实施部分履行,诉讼时效从承认或者部分履行之日起重新计算。

《规定》还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保证人的权利义务、担保措施等问题作出了规定。新司法解释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护合法借贷双方的权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4、最高院关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全文是什么

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全文

第一条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第二条 合同成立的方式。民间借贷合同自贷款人向借款人交付借款时成立。

第三条 借贷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借款种类、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第四条 利率。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第五条 期限。民间借贷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第六条 还款方式。民间借贷可以约定一次还本付息,也可以约定分期还本付息。

第七条 违约责任。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的,除应当偿还借款本金外,还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贷款人提前收回贷款的,除应当偿还贷款本金外,尚有剩余的应当向借款人支付利息,支付的利息不得超过未到期利息。

第八条 诉讼时效。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第九条 本解释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驾驶证身体证明逾期怎么处理(驾驶证身体证明逾期怎么处理违章)


下一篇:什么是网贷恶意拖欠(网贷恶意拖欠有什么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