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99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与上期持平。
此次MLF操作规模与上期持平,释放了稳健货币政策信号,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MLF是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中期资金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期限为一年,利率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可以为银行提供长期资金来源,有助于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增长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振市场信心至关重要。人民银行此次开展的MLF操作,有助于保持流动性稳定,为经济企稳回升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MLF利率与政策利率挂钩,MLF利率的稳定,有利于保持政策利率稳定,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此次MLF操作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春节前大规模税收缴款对流动性的影响,保障了金融体系流动性平稳。
总体而言,人民银行此次开展9950亿元MLF操作,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企稳回升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仍为2.75%,与上期持平。
此次MLF操作一方面有助于对冲税收和政府债券发行带来的流动性回笼,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MLF是人民银行面向商业银行开展的期限为一年的信用贷款,以支持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此次MLF操作与上期持平,表明人民银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引导资金流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领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向金融机构提供期限为一年左右的贷款,是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中期资金支持的一种方式,属于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
中期借贷便利有助于调节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当市场流动性紧张时,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当市场流动性充裕时,央行则可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回收部分流动性,防止市场资金泛滥。
与其他流动性供给工具相比,中期借贷便利具有期限较长、利率市场化等特点。期限较长有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則能够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利率变化调整资金配置,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中期借贷便利还可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工具。当财政政策需要扩张时,央行可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为财政政策提供资金来源;当货币政策需要收紧时,央行可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回收流动性,抑制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
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具有调节金融市场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配合财政政策等作用,是央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人民银行于今日开展99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此次操作的利率为2.75%,与上期持平,维持了市场利率的稳定。
MLF操作是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提供中期资金,期限为6个月或1年,通过释放流动性,调节资金面,引导市场利率。此次操作规模较大,表明人民银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保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此次操作有助于缓解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压力,降低市场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人民银行积极开展MLF操作,为金融体系注入资金活力,稳定市场预期,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