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税:谁来缴纳?
在我国的税收制度中,利息税是一种个人所得税,由个人纳税人缴纳。当纳税人取得利息收入时,就需要缴纳利息税。
利息收入包括银行存款利息、债券利息、信托收益等。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利息收入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税率。
个人纳税人在取得利息收入时,无需自行申报缴纳利息税。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在支付利息时,会依法代扣代缴利息税,并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特定人群,利息收入可以享受免税优惠。例如:
国家发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储蓄债券利息收入,免征利息税;
个人购买金融机构大额存单利息收入,免征利息税(20万元及以上);
残疾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利息税。
总体而言,在我国,利息税由个人纳税人缴纳。金融机构会依法代扣代缴利息税,并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对于符合免税条件的人群,其利息收入可以享受免征利息税的优惠。
利息税不足1元需要缴纳吗?
利息税是纳税人取得的利息所得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利息所得应纳税额不足1元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而言,个人取得的利息所得,在扣除利息支出后,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不足1元的,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例如,个人取得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00元,利息支出为150元,则应纳税额为300元-150元=150元,不足1元,因此无需缴纳利息税。
需要注意的是,利息税的免征额度仅适用于个人取得的应纳税额不足1元的情况。如果应纳税额超过1元,则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企业取得的利息所得,应按照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其免征额度和具体缴纳方式与个人有所不同。
利息税不足1元不需要缴纳。个人取得利息所得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避免不必要的税务负担。
民间借贷利息税由谁缴纳
民间借贷利息税,是指个人按照民间借贷合同约定收取的借款利息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间借贷个人所得税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国税发〔2019〕69号),民间借贷利息税由借款人缴纳。
缴纳主体
民间借贷利息税的缴纳主体是借款人。借款人是指向他人借款并承诺支付利息的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
缴纳义务
借款人有义务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利息率,在利息所得发生后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利息所得的税率为20%。
申报方式
借款人可以登录税务机关的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申报,也可以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
注意事项
借款人逾期未申报或缴纳利息税的,税务机关将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欠缴税款加收滞纳金。
出借人代为缴纳利息税的,借款人和出借人需要签订委托代扣代缴协议,并向税务机关备案。
利息税的缴纳起点根据不同的利息类型而有所不同。以下列举了主要类型的利息税缴纳起点:
存款利息:
活期存款利息:无缴纳起点
定期存款利息:20,000 元/年
国债利息:
国债利息:无缴纳起点
理财产品利息:
银行理财产品利息:无缴纳起点
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利息:无缴纳起点
其他利息收入:
借款利息:无缴纳起点
债券利息:无缴纳起点
信托利息:无缴纳起点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缴纳起点均为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如果利息收入超过起征点,则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存款利息:20%
国债利息:免税
理财产品利息:免税
其他利息收入:20%
免征情况:
政府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因融资行为取得的利息
个人取得的存入定期、整存整取存单的利息
个人取得的储蓄存款利息
个人取得的国债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