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银行贷款罪,是指银行贷款用于指定用途后,借款人又将其挪用于其他用途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挪用银行贷款罪是指:“借款人将银行贷款用于国家禁止的用途或者抽逃用于国家禁止的用途的,或者将贷款用于指定用途以外的其他用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银行贷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借款人,即从银行取得贷款的人。
2.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银行的贷款资金管理制度。
3. 客观要件:主观表现为故意,客观表现为将银行贷款用于国家禁止的用途或者将贷款用于指定用途以外的其他用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
4. 主观要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银行贷款资金的管理制度。
挪用银行贷款罪的处罚标准:
挪用银行贷款罪的量刑根据挪用金额和期限而定,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挪用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足100万元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金额在100万元以上,不足500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挪用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挪用银行贷款罪的危害:
挪用银行贷款罪危害很大,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还损害了银行的信誉,造成贷款风险。同时,也会助长腐败,损害国家经济发展。
挪用银行贷款罪可以撤诉吗
挪用银行贷款罪是指借款人将贷款用于与借款用途无关的目的,从而侵犯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银行贷款罪是一种犯罪行为。
是否可以撤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可以撤诉的情形有三种:
1. 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 经特赦免予刑事追究的
挪用银行贷款罪属于侵犯财产罪,一般情况下情节较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挪用银行贷款罪一般不可撤诉。
例外情形
在特殊情况下,挪用银行贷款罪也可以撤诉,例如:
犯罪情节轻微,且已全部退还贷款
犯罪系初犯,且积极赔偿损失
因特殊原因,犯罪行为情节轻微
撤诉程序
如果符合撤诉条件,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可以向检察院提出撤诉申请。检察院审查后,认为符合撤诉条件的,可以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撤诉并不意味着无罪。犯罪嫌疑人虽然不再受到刑事处罚,但仍会被记录在案,对日后的就业、征兵等产生影响。因此,在涉及挪用银行贷款时,应谨慎考虑行为 consequ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