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是借增贷减
增值税中,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服务时,向销货方或服务提供方支付的增值税。
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则,进项税额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
该分录表明,进项税额增加应交增值税,同时也增加了应付账款。
在实际业务中,企业每月汇总所有进项税额,并将其作为应交增值税的借方金额进行申报。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进项税额并不会计入成本费用。
需要强调的是,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并不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交增值税(包括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会被抵消,企业仅需交纳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差额。
增值税进项税是借方。
在增值税核算中,进项税是指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购进商品或服务时,支付给供应商的增值税。这笔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式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进项税额
借方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反映的是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交纳的增值税金额。贷方科目"进项税额"反映的是企业实际支付或应当支付给供应商的增值税金额。
进项税属于企业取得的税费抵扣,可以用来冲减应交增值税。企业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需要将进项税从销项税中扣除。销项税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增值税。
增值税进项税的借方处理方式符合会计准则的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支出应在同一期间确认。进项税作为企业发生的费用,应当与销项税在同一期间同时确认,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进项税增加是贷。
进项税是指企业从其他单位或个人购入应税商品、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等应税项目时,按照规定缴纳的增值税。
根据复式记账法,交易记录在相关账户的借贷两方,金额相同。进项税增加时,对应账户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增减规则,负债类账户增加记在贷方。
因此,进项税增加时,需要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记入增加的金额,反映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的进项税增加。
进项税转出是借还是贷,取决于进项税转出的具体情况。
正常情况下(进项税转出用于抵扣当期销项税):
进项税转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此分录反映的是将当期取得的进项税转出抵扣销项税,减少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其他情况下(如进项税转出用于弥补销项税不足):
进项税转出:借:其他应付款-增值税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此分录反映的是将当期取得的进项税转出弥补销项税不足,形成应付税款。
注意:
进项税转出时,借方科目应根据实际用途确定。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不能转出抵扣销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