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深圳楼市“开挂”,房抵经营贷变炒房游戏
深圳楼市再现疯狂。近日,深圳部分银行开展“房抵经营贷”,利率最低3.25%,这让不少炒房客蠢蠢欲动。
所谓房抵经营贷,是指银行向有抵押物的企业或个人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的贷款。但现在深圳市场上,房抵经营贷却成了炒房客的“神器”。
炒房客通过虚构企业,以“经营贷”名义从银行贷款,把资金投入到楼市,杠杆率高达80%甚至更高。这笔贷款不受限购政策约束,且利率低廉,比房贷利率低1个百分点以上。
这一操作让炒房客可以规避限购政策,同时也降低了融资成本。对买方来说,虽然节省了利息,但同时也增加了资金杠杆,一旦房价下跌,风险将大幅上升。
房地产专家分析认为,房抵经营贷变炒房游戏,不仅助长了投机炒房行为,还将推高房价,加大楼市泡沫风险。
监管部门对此也高度重视。深圳银保监局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对房抵经营贷用途进行严格审查,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房抵经营贷的乱象,反映了当前楼市调控不力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遏制炒房行为,防止房价失控。
房抵经营贷变炒房游戏
近年来,房抵经营贷悄然兴起,原本用于企业经营的贷款却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助长了炒房行为。
房抵经营贷的特点是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额度较大,这吸引了大量炒房客。他们通过抵押房屋,贷出资金购买更多房产,以期赚取更大利益。
房抵经营贷流入炒房市场带来了诸多弊端。它扭曲了信贷资源配置,将本应用于实体经济的资金转向炒房,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它助长了房地产投机氛围,抬高房价,加剧了普通购房者的负担。
更为严重的是,房抵经营贷风险巨大。炒房客如果无法及时还贷,抵押的房屋将被拍卖,不仅会损失房产,还可能背负巨额债务。房抵经营贷期限长,利息负担重,一旦房地产市场波动,炒房客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为了遏制房抵经营贷炒房乱象,有关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利率、缩短期限、严格审查用途等。但这些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
只有堵住监管漏洞,严格查处违规行为,才能有效遏制房抵经营贷变炒房游戏的歪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深圳严查房抵经营贷结果显现,市场热度降温
近日,深圳市住建局、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严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此次严查重点针对虚假申报经营用途、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等行为。
政策出台后,深圳房抵经营贷市场迅速降温。数据显示,10月份深圳房抵经营贷发放金额环比下降约40%,申请人数也大幅减少。同时,二手房市场也受到波及,成交量有所回落。
严查房抵经营贷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楼市和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一方面,房抵经营贷资金如果违规流入楼市,会推高房价,加剧泡沫风险。另一方面,这类贷款用途不明确,风险管控难度大,可能引发金融安全问题。
此次严查也释放了监管部门对维护楼市平稳发展的决心。深圳住建局表示,将继续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保障楼市健康稳定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房抵经营贷严查将对楼市产生一定影响,预计近期二手房市场将继续降温。同时,信贷政策收紧也提醒购房者理性消费,不要过度依赖杠杆炒房。
深圳房产经营贷指导价
近期,深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经营用房贷户风险排查处置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提到,深圳市将对个人经营用房贷户进行风险排查处置,并发布了经营用房贷参考指导价。
指导价的发布旨在规范经营用房贷款,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于其他用途。根据文件,全市经营用房贷参考指导价为每平方米3万元(含本数,下同)。各银行在执行个人经营用房贷款定价时,单笔贷款发放时不高于经营用房贷参考指导价的七成。
指导价的发布对深圳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许多借款人发现,由于实际贷款额度低于预期,他们的资金周转压力有所增加。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指导价的发布有利于抑制经营用房贷款过快增长,维护金融安全。
对于借款人来说,在申请经营用房贷款时,需要提前了解指导价政策,并合理计算贷款额度。银行方面,则需要严格按照指导价进行贷款发放,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总体而言,深圳房产经营贷指导价的发布旨在加强金融监管,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在落实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配合,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