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息要交增值税吗?
增值税是一种消费税,按照增值额计算征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存款利息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因此无需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是一种实质税,征收范围有限,仅适用于增值链各环节中发生的增值额,即销售额扣除购买商品或接受应税服务的价值。存款利息收入不是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获得,而是银行为存款人提供的金融服务的一种回报,因此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金融业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3〕853号)明确规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存款利息收入无需缴纳增值税,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存款利息收入属于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需要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定期存款利息是否要交增值税
定期存款是银行提供的一种储蓄方式,其特点是存取期限较长,一般为3个月、6个月或1年以上,对应的利息也相对较高。那么,定期存款利息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行为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
定期存款利息,属于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报酬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因此,定期存款利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需要注意的是,定期存款利息虽然不用缴纳增值税,但仍需要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征收20%的税率。也就是说,当定期存款利息超过一定金额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每年利息收入5000元,超过部分需要缴纳20%的税率。例如,某人定期存款利息收入为6000元,则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即200元。
定期存款利息的个人所得税,一般由银行代为扣缴,税后金额转入储户账户。储户可以在银行提供的个人所得税扣缴凭证中查询相关信息。